孙宜学: “一带一路”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应创新实践模式

发布时间:2018-05-11浏览次数:221


  国际汉语师资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推动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交流的前锋,但目前,“一带一路”国际汉语师资培养却面临实施“五通”的瓶颈。师资的缺乏,客观上导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汉语教育,尤其是直接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汉语+技术”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相关实践要求,对“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中国实践主导性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因此,国内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应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总体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和培训,尤其要加强沿线国家相关人才的汉语素养和应用技能方面的培养训练,形成以“一带一路”倡议实践需求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中外联合创建“准汉语教师实践基地”

  相关培养院校和机构应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和华文学校以及相关机构的“在地”优势,基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实际需求,把握适当的时机,在条件成熟的国家或地区联合创建“准汉语教师实践基地”,使汉语国际准师资更直接感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和文化特色,以加强针对性的语言适应性培训和文化传播对象的意识和技能,培养出具有鲜明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和文化特色、能够更有效沟通中国与沿线国家语言与文化的“一带一路”汉语师资队伍,并以此推动沿线国家本土汉语师资的培养,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享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源基础。

中外联合创建“跨语境模拟教室”

  根据国际汉语师资对跨语言交际技能的要求,联合海内外华文媒体力量,创建“跨语境模拟教室”,推动学生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外籍人士进行交流、互动,在熟悉媒体运作机制和能力要求的同时,锻炼语言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获得跨语境交际技能。另外,通过与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可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视野中,了解华文教育与汉语国际传播的实际,并掌握与媒体互动交流的技巧,这对扩大华文教育的影响,营造汉语国际传播的良性环境,也大有裨益。

 中外联合创建“跨文化交际移动课堂”

  根据国际汉语师资对跨文化交际技能和国际传播能力的要求,与海内外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合作,联合创建“跨文化交际移动课堂”,让国际汉语师资走进外籍人士生活工作的具体环境,教在路上,学在路上,边行边学,边走边教,以切实锻炼和增进跨文化环境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与技能。

 中外联合创建“中外文化流动体验室”

  根据国际汉语师资对中外文化知识的要求,中外合作高校或机构可分别在本土建立“中外文化流动体验室”,根据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的具体需要,结合社会文化力量,营造温馨文化氛围,使国际汉语师资与外籍人士共同体验生动的中外文化元素。“体验室”可定期举办相关文化知识讲座,使国际汉语师资加深对中外文化碰撞和融合原因的分析、理解,掌握解决中外文化冲突的技巧。

中外联合开展“中华文化才艺训练营”

  根据国际汉语师资对中华才艺技能的要求,基于中外合作双方共享的中华才艺人才和机构的社会资源网络,开展“中华文化才艺训练营”系列活动,组建综合才艺夏令营、冬令营,或专门才艺集训营,如古琴、书法、绘画、剪纸、音乐、舞蹈、文物集训营等,通过现场观摩、专家系统培训、结业演(展)示等方式,培养国际汉语师资掌握一项或多项中华才艺。

中外联合创建“汉语国际社区”

  根据国际汉语师资需要深度走进外国社区,教学对象包含大量社会人士的特点,以及国际汉语师资“学在课堂、乐在实践、用在生活”的培养和工作原则,中外合作高校或机构可联合共建“汉语国际社区”,把社区建成外籍人士体验中华文化魅力的基地和窗口,同时可使国际汉语师资走出“象牙塔”,参与和体验中外文化融合的社区生活,把课堂语言知识与生活语言知识生动融合。通过创建“汉语国际社区”培养国际汉语师资,将会成为一种国际汉语师资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建立“校—企”双导师制

  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是关键。鉴于国际汉语师资对实践技能的高要求,中外合作机构可把“专业”作为人才培养导向,充分调动双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一支以传授专业知识和培训职业技能并重为原则,以促进国际汉语师资知识与能力相融合为目的、“校—企”双导师为核心的导师队伍,不断深化和优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效果,借助社会资源,推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融合。

形成“教”“学”“练”“用”一体的自循环体系

  成为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对个人教学技能、理论素养、科研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都很高,但面临着实际培养时间短、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大的现实问题,因此,要培养出为适应“一带一路”语言铺路要求的专业人才,必须科学设计、务实规划、细致挖潜,在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基础上,实现更加优势资源的整合、统一,相互激发,以提高培养效率和效果。其中,最基础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全方位科学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专业教材建设和跨文化技能系统培训,包括基于专业培养要求和特点,编写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专业教材,挖掘来源于教学实践并能直接用于指导教学实践的鲜活案例,打造最能拓展学生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平台,即以教材建设为基础,以案例库建设为手段,以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实现“教”“学”“练”无缝衔接、零时差同步。通过科学设计、循环规划,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实现知识集中化、效果最大化、效率最高化,从而形成“教”“学”“练”“用”四位一体,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自循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只有这样,才可有效克服学生专业学习时间有限、实践技能培训时间和领域受限的短板,在国际汉语师资的培养效率中要时间,在老师与学生教学的无缝衔接中要效率,在课堂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中拓展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空间,从而实现学生专业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机整合,形成专业知识与技能转化的自循环培养系统。应该说,这种培养模式切实注重了实践性强,强调了技能培训优先,培养出来的国际汉语师资将更能适应世界汉语教育的复杂需求,也可形成国际汉语师资培养的创新模式。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毫无疑问,中国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宏伟设想和合作倡议,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大潮流,秉承了开放包容的新理念,旨在为共绘互利合作、共享发展美好蓝图积极把握重要历史机遇。作为积极促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实践方案,“一带一路”倡议与实践迫切需要中国与沿线国家做深做细,共同付出努力,才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上共创可持续繁荣发展的新世界。因此,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和友好往来不断增强,不断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政策相通、设施相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必须高度重视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播作用,因地制宜做好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是推动中国和沿线国家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性环节,更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维护不同文化的独立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现实任务,肩负着我国与沿线国家文化语言交流的重要使命,有利于在“一带一路”发展实践中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公共产品,切实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共生。

(作者系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简介

姓名:孙宜学工作单位: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职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