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荣:德国对华思维为何趋于消极

发布时间:2020-11-20浏览次数:151

https://hqtime.huanqiu.com/share/article/40lyJRxscvA


德媒近日报道,在德国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决定将华为设备和技术从德国5G核心网络中彻底移除。且不论这条新闻暗含德媒在美国大选后向美“示好”之意,近一段时间以来,德国对华思维消极因素日益显著,却是不争的事实。

就5G而言,德国政府虽然反复重申其将坚持不能排斥来自特定国家企业的原则,但是,实际上德国在不断强化对5G问题的政治化、国家安全化,最终达到在事实上排斥中国华为的目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全“自主”决定的颜面,又可迎合美国的立场。

据悉,德国政府内部目前已经达成了关于德国5G网络建设的安全标准,新法案将引入两级审查程序,一是对设备的技术审查程序,二是对供应商可信度的“政治审查”。而且,这部法律限制的不仅是对5G核心网络的参与,还会延伸到接入网,包括基站和天线。未来,德国政府调查一家供应商的可信度时,将主要依赖安全部门和情报部门提供的信息和情报,而这些机构长期以来在宣称使用中国技术存在风险。

以政治化、安全化的方式处理对华关系也体现在德国外交部主笔、德国政府今年9月初发布的《印太指导方针》上。此份文件要求德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在地理和议题上都更加“多元化”,以避免对单一市场、重要货物的单一获取来源或单一供应商的过度依赖。文件虽然没有点名中国,但针对中国之意非常明显。文件不仅在为德国自身表态,而且也自说自话地为印太国家代言,强调这些“志同道合的国家”都有减少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对中国“单方面依赖性”的诉求和必要性。

虽然德国在文件中并未从安全角度定义印太地区,而是更多地采取一种地理的、相对中性的描述,但是,德国也表示其自身和欧盟应加强在印太安全政策领域的介入,包括参与集体演习。目前法国、英国开展了所谓的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德国并未参与其中,但德国国内常有是否也应参与巡航的讨论,《印太指导方针》的出台更清晰地表明德国怀有这方面的“冲动”。

德国近期对华思维转向消极、负面,归根结底与德国国内有一些人在心里并不认同中国拥有同等的发展权利有关。他们并不认为中国的发展是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的机遇,而是从零和博弈视角出发,将中国的发展视为挑战和威胁。而这种心态又是基于他们将中国视为“异类”,强调和炒作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和制度差异。

在2019年3月的《欧中战略展望》文件中,欧盟将中国定位为合作伙伴、经济竞争者和制度对手,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德方、欧方似乎更多地强调中德、中欧之间“制度对手”的定位,“合作伙伴”的成分被有意弱化了。尤其是一些政界、媒体界、智库界人士要求,欧洲不应满足于对华交往中的经贸利益,而是应采取更为强硬的、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对华政策。中国在抗疫与恢复经济上的成就更是增强了欧洲的焦虑感。更重要的是,德国及欧洲一直就中国的人权、法治等议题大做文章,提出批评乃至造谣、污蔑,展现其政治正确性和道德优势。而基于双方互利共赢合作的事实所做出的对发展中德、中欧关系的客观评价,却容易遭到一些别有用心人士的口诛笔伐。

德国及欧盟近期显露出的对华政策调整迹象,不得不让人与美国大选的结果联系起来。在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宣布胜选后,德国及欧盟领导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重置跨大西洋伙伴关系,议程上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中国议题。甚至于德国方面已经有政要表示,欧洲寻求战略自主是不现实的,相反,应该重新依靠美国。这一刻,他们似乎忘却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多元性诉求。

事实上,德国与欧洲基于变动的国际形势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提出产业链供应链的多元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希望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不应该变成刻意寻求与中国“脱钩”,而与美国重新绑定,那样的话,就暴露了“多元化”诉求只是德国和欧洲本心里想要单方面依附美国的托词和遮羞布。


(作者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