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 张晓东: 新视角下的长三角一体化 打破地理约束,优化产业布局

发布时间:2019-12-10浏览次数:107

https://m.yicai.com/news/100431829.html?from=singlemessage


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纲要》指出,长江三角洲(下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纲要》对长三角发展做出了哪些规划?其意义何在?影响几何?国家价值链分析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视角。


长三角一体化:完善价值链,打造增长极

国家价值链理论脱胎于全球价值链理论,二者都是生产网络化的产物。其中,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在全球价值链中,产品越复杂,其生产包括的工序越多,其纵向维度更长;产业越庞大,专业化分工越有可能获得规模经济,其横向维度也会更发达,因而也更有可能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生产网络。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被安排在不同的区域进行,而每一个环节所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由此构成了以价值增值环节为对象的分工系统。一般来说,价值链的上游的设计环节和下游的营销环节创造出更高的增加值,而中游的生产环节创造较少的增加值。这一规律被形象地描述为“微笑曲线”。

发展中国家在嵌入全球价值链时,通常只是从事相对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但是,按照林毅夫的“新结构主义”理论,发展中国家可以先根据本国比较优势(通常是资源和劳动力)来融入全球价值链,完成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并一步步地向高附加值环节升级。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可以发现我国正是按照这一路径发展的。

比照全球价值链,国家价值链理论顺势而生。国家价值链的基本逻辑与全球价值链类似,只是将生产网络分布从全球缩小到一国之内。相应地,国家之间的分工也就缩小为一国内部各地区的分工,各国基于比较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行为也缩小为各地区基于比较优势参与国家价值链的行为。

受益于其历史及区位优势,长三角地区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长三角地区以仅占中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中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且年增长率远高于中国平均水平,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推动地区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在价值链视角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将在区域、全国、全球三个范畴扮演重要角色。


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国家价值链

根据《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范围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全境,不难发现,在规划区域内既有经济发达的城市,也不乏经济欠发达城市。分析其原因,应是为了将上海等地的非核心产业转移至欠发达地区。

对长三角地区来说,区域一体化将助力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和生产外包,以苏北、安徽等地承接上海、苏南等地的低增加值产业(如服装、纺织等),释放发达地区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在完成核心地区的“产业减负”后,核心地区将有机会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科技和创新驱动发展;而原先的欠发达地区也将承接发达地区的企业,进一步融入国家价值链,由此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实现政策联动,下好全国一盘棋

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东部沿海地区凭借技术、品牌、人才、核心企业和营销渠道等方面的产业优势控制着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而经济结构单一、产业基础薄弱的中西部则处在产业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形成了沿海地区对中西部、东北地区的“中心—外围”格局。如若这一格局被长期固化,将导致中西部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处于不利的“低端锁定”位置,进一步拉大区域间发展差距,并影响到中国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和转型升级的成效。

为推动区域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十二五”以来,我国在原有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又先后推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并依托城市群和全国重要节点城市,提出了山东半岛、海峡西岸、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关中平原、北部湾等一批“次区域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着力打造区域性的经济“增长极”。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将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形成联动效应。通过此类政策,我国各地区将在精准的分工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扩大区域市场规模、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链条式、组团式产业布局。国家价值链将被梳理得更加清晰,各地区形成产业上下游关系,实现联动发展,国家范畴上的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地区间差异也将由此缩小。


促进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都在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以劳动力价值被挤占为代价换取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价值链上游或下游的发达国家占据了增加值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价值链中游,只获得增加值的极小部分。为了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要求。

在《纲要》对区域一体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中,创新成为关键词。《纲要》要求,共同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互联网新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星导航等新技术研发应用。率先开展智能汽车测试,实现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应用。建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构建覆盖率和便捷度全球领先的新零售网络。推动数字化、信息化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率先建立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区域产业升级服务平台。特别提出要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

通过上述要求,不难看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在长三角地区得到贯彻落实,长三角地区将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则将成为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和我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周华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晓东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