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在德国萨克森州开姆尼茨建城875周年庆祝活动中,一名德国男子被刺身亡,随后警方逮捕了分别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两名嫌疑人。当地极右翼团体利用此事在网络上制造谣言,煽动对外国人的仇恨,开姆尼茨随后连续爆发极右翼游行。
此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官员连续表态谴责德国的人权问题,国际媒体如BBC和《纽约时报》等纷纷表达对于20世纪90年代暴力排外事件是否回潮的担心。这种令人震惊的消息与德国近乎完美的国家形象,尤其是2015年欧洲爆发难民潮以来德国给人的宽容、慷慨的印象完全相悖。
德国是否随着政治统一完成心理统一?
开姆尼茨市发生的事件可谓是德国对于近年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国际民粹政治、身份政治、逆全球化等大环境的回应,再叠加德国独特的历史包袱、历史记忆和经验——第三帝国的排犹屠犹、战后反思以及东部德国相关反思的缺失等,在外来难民和移民话题上集中爆发。
对于德国社会来说,开姆尼茨事件提供了一个含义丰富的社会和政治样本。
首先,开姆尼茨事件,以及近期发生在萨克森州和德国东部联邦州的系列排外事件,指向东部德国人是否具备民主素质的问题。德国公众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事件一而再地发生在东部?为什么“欧洲爱国主义者反对欧洲伊斯兰化”运动首先兴起于东部?为什么右翼民粹的选择党在2017年联邦议院选举中,成为东部德国男性选民的第一选择?
这些疑问背后隐含了一个敏感的德国社会内部话题,即德国究竟有没有随着政治统一完成心理统一,或者说东部德国人有没有成为民主社会的成熟公民?也正是针对这一点,德国司法部长卡塔琳娜·巴利批评萨克森州以及当地的负责人忽视右翼思想的泛滥。德国家庭部长季菲则呼吁制定“德国民主促进法”,以国家的名义组织民众的民主教育。
其次,移民和难民问题,也是测试德国社会有关身份认同、对于右翼思想容忍度等共识的试金石。从上世纪末以来,尤其以2006年德国世界杯为标志,世人看到一个后现代的、自由主义多元文化的德国,多种国际民调都显示德国是国际声望最佳的国家。默克尔总理2015年施行对于难民敞开国门的政策,在最初的日子里也激发了德国民众的 “欢迎文化”,然而随着2016年新年夜科隆教堂广场发生的大规模疑似外来移民和难民公然性侵女性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民众安全感的下降,德国国内的移民和难民话语悄然转向。
遗憾的是,德国的政治精英出于种种考量,并没有对此做出及时的反应,以至于德国选择党以移民和难民问题为支点,成功地突破了德国战后社会有关排外话题的禁忌,并且俨然成为联邦和地方政治不可回避的重要力量。有了这些突破既往禁忌的铺垫,才有了2018年德国队在世界杯第一轮出局后爆发的厄齐尔事件。通过谴责厄齐尔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合影,影射厄齐尔合影曝光干扰了德国队取得应有的成绩,最后公开质疑厄齐尔对于德国的忠诚度以及合格的德国公民身份。德国总统、外长、足协官员、国家队队员、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等无不介入讨论,突然让我们发现了一个心底并不如口头宽容的、为自己成就缺失寻找借口和替罪羊的、始终纠结于所谓“德意志性”的“旧德国”。新旧德国形象反差之大令外部观察者极其困扰。
事件可能引发大联合政府危机
第三,开姆尼茨事件在德国政界纷纷表态之后突然变得扑朔迷离,极有可能引发德国大联合政府危机,甚至不排除引发德国的宪政危机。根据报道,事件本身是由市中心一起伤人致死的突发事件引发,流言把民众和右翼的注意力引发到施暴者可能的移民或难民身份上,在随后的游行中出现了右翼行希特勒礼、追打外国人等违法场面,这也是德国和国际社会一致震惊的原因,默克尔表示坚决不能容忍“追猎”场面的出现。
然而,萨克森州长米夏埃尔·克莱奇默9月5日做出了令人费解的判断:一方面,他呼吁民众坚定地与右翼极端势力作斗争;另一方面,他提醒公众不要对开姆尼茨形成简单或错误的判断,“这座城市没有暴徒,没有追猎,没有暴行”。德国宪法保护局局长汉斯-格奥尔格·马森9月7日在接受《图片报》采访时进一步称,没有迹象表明存在右翼 “追猎”行为,互联网上相关录像有伪造嫌疑。德国社会一片哗然。舆论压力下,马森10日部分收回了他对于录像真实性的怀疑,转口批评媒体不应该过快、草率地发布录像。此间,社民党、绿党和左翼党多名政治家已经要求马森辞职,认为他的言论已经给国家的信誉、公民对于国家的信任造成伤害。
整个开姆尼茨事件中最讽刺的是,8月26日突发事件的遇难者本是古巴裔移民,生前经常受到排外言行侮辱。那些很可能侮辱过他的人,却在右翼民粹和极右翼势力的呼唤下,以纪念遇难者为借口,宣传“德国人的德国”。难怪有评论家反讽地说,右翼的行为恰恰证明了外来移民属于德国。
作为有过纳粹历史和其他恶性排外事件的德国不应该被开姆尼茨事件绑架,而应坚守在战后长期斗争中获得的反思立场,正视民众的民主教育,警惕右翼思想借外来移民和难民问题悄然侵蚀与蔓延。而德国的努力,也将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样本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