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宜学: 中华文化“走出去”亟需建立质量评估体系

发布时间:2022-09-26浏览次数:1028


  

保障体系应科学设定中外文化共生评估指标。要保证中外文化共生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就应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风险评估指标的确立应基于对宿主国的“生理机制”、繁殖和传播能力、亲缘关系等各种信息的全面掌握,发挥一切相关部门的积极能动作用,以评估指标和机构的“无所不在性”应对文化影响力的“无所不在性”,据以确定中华文化与宿主国文化已经处于何种平衡状态、应该处于何种平衡状态,从而保证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和谐共生。

  文化国际传播的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弥漫性、综合性与混合性,评估文化传播的标准很难量化,也难以形成具有广泛认同性的统一评估标准。但文化国际传播的效果同时具有隐性和显性特征。基于文化国际传播效果的显性特征,可以基本判断文化国际传播效果的广度和深度,判断传播者与宿主之间文化共生关系的融合度和分离度,并据以确定文化国际传播的角度和深度。这是文化共生效果评估标准或指标的现实基础。具体指标可包括:

  文化传播机构的数量 据此可判断两种或多种文化相互需求的度和量,也能据以了解文化共生环境的生态结构。

  国际学生人数 宿主国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学习异域文化的宿主国国民人数以及类别,学成归国人数与留在宿主国的人数之比等。

  宿主国国民教育体系内开设汉语与中华文化课程的学校、院系的数量和等级。

  HSK考试的普及度 考试机构的数量、类别、年考试次数等,兼与中国的外语考试进行对比分析。

  中文出版物的翻译量和发行量 面向宿主国翻译发行的中国出版物的数量和类别,以及中外译者的比例,据以判断中华文化在宿主国受众中的影响广度和深度。

  华人和华文学校、华文媒体的数量 海外华人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对象,也是传播者;华文学校和华文媒体则是海外中华文化传播的主要平台。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华人、华文学校、华文媒体,可以打通中外文化交汇的障碍,培育中华文化与所在国文化多元和谐共生的人文生态环境,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营造更便捷的交流途径和生存环境。

  中资企业、社会机构数量。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资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及本土化程度,可以判断中华文化在所在国本土的生存能力和生存现状。

建立跟踪监测机制以保证传播的效果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总是时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如果不进行跟踪监测,就无法掌握其中的变化及原因,也就无法及时作出调整,以保证传播的节奏和质量。当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借“十九大”东风,主动与对象国合作,建立动态跟踪监测机制,使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有音回响、有度张弛。为此,我们应集思广益,首先建立拟输出的中华文化要素档案库、对象国文化分类档案库,并与对象国资源共享。其次与对象国配合,密切跟踪记录中华文化输出的时间、地点、变化、对象国的反应,并定期对其生长、发展情况进行监测,掌握其生存发展动态,一旦发现问题,双方合作及时解决。

  建立跟踪监测制度不但会使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更科学、合理、有序、有效,还会促使对象国认识到中华文化在本国的传播处于双方可控范围内,不会对本国的文化生态安全、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从而更主动配合中华文化的传播。

成立中外“协同传播研究中心”以保证传播的系统性

  中国与相关国家文化传播决策机构应通力合作,达成共识,成立中外文化“协同传播研究中心”,本着各国文化平等、和谐共存的基本原则,沿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路径,逐步形成一个以中国主导、各国家共同遵守的中外文化平等传播规则,不强势推广或指定某一种文化,保证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多元共生,协同传播。

  “协同传播研究中心”应加强对中外文化的对比研究,形成相关思想理论,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搭建立体化、层级化互通平台,将研究成果有计划、有步骤、多语种地出版、发行,推动中国与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双方或多方在多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

结 语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几乎可以说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务重、头绪复杂、障碍多。我们必须着眼长远目标,立足现实需要,以科学挖掘梳理适合国际传播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为基础,以充分客观了解世界各国国情、舆情为前提,以培养在世界各国可持续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外专门人才为未来保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价值的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理论话语体系、运行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战略,并推动中华文化惠泽世界,润濡世界,主导世界先进文化发展,推动世界各国文化相互融合,共同构建一个繁荣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