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宙明:中国能力:墨卡托报告的四重焦虑

发布时间:2018-06-12浏览次数:297

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0787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俞宙明】

在中德之间的交流中,“不对等”问题是一大挑战。中德两国无论是在民众的互相了解、还是在双方的交流愿望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对等状况,中国的行为者往往会有一种“剃头挑子一头热”,无处着力的感觉。

事实上,“不对等”的感觉并非我们中国人所独有。读一读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刚刚拿出的“中国能力”报告,就会发现,他们一样有类似的“不对等”困扰,而且这种困扰甚至已经到了焦虑的地步。

500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logo

这份报告的全称是《掌握中国知识,运用中国能力:在德国拓展中国能力的出发点》(以下简称“墨卡托报告”),于2018年5月7日在德国外交部、德国联邦教研部和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三方联合召集的专业会议上发布。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中国能力在德国”调研项目。

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底,该中心受德国联邦教研部和外交部资助,在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的支持下,以教育为切入点,对德国的中国能力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调查内容包括德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汉语课程的开设、中国知识的传授和中德学生交流等,同时还进行了大规模的专家访谈。在此基础上撰写的墨卡托报告系统地梳理了德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各个领域拥有中国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这里要首先解释一下“中国能力”这个概念。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同时也随着中德关系在各领域的不断深化,中国能力一词逐渐进入德国政府和德国智库的关键词行列。2015年德国教研部推出的《中国战略2015-2020》把中国能力定义为“理解中国的能力”,以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为主,以与中国成功合作为目标。

而墨卡托报告则更进一层,把中国能力的定义扩展到了对中国当代政治、经济、社会及历史的了解,直至与各行各业相关的知识。报告的标题也显示,撰写者希望人们不仅掌握知识,还要有能力把这些知识付诸实践。

500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做的平面图

德国的中国能力状况究竟如何?墨卡托报告得出的结论并不乐观,认为形势紧迫、挑战巨大。报告的字里行间透出了深深的焦虑。

第一重焦虑,认识不对等,德国人对中国太缺乏认识。报告指出,德国各界和德国大部分民众对中国的了解仍然停留在陈旧的偏见中,真正熟悉当代中国情况、具备语言能力,并能够与中国伙伴进行积极互动的人才非常缺乏。而同时,调查中接触的多数被访者都认为,中国人所拥有的德国能力,要大大超过德国人所拥有的中国能力,中国人更了解德国的情况、德语能力更好,并大多曾较长时期在德国留学居住。

第二重焦虑,意愿不对等,德国人似乎缺乏了解中国的意愿。德国人虽然急需更新中国知识,但他们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积极性反而普遍不高。这方面甚至不需要拿中国人对德国的兴趣来做对比,仅从欧洲看,德国人的积极性也是较差的。数年以来,德国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人数一直在5000人左右止步不前,完全无法与法国的38000人相比。同时,德国学生也不愿意前往中国进行长期交流,自2011年以来,PASCH校际短期交流等项目的报名人数甚至呈现下降趋势。

500

学习中国书法的德国学生

第三重焦虑,影响不对等,担心德国被中国影响。墨卡托报告对中国走近国际舞台中央的自信与积极的新姿态持警惕态度。报告提到,中国试图“通过对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界精英、媒体、公民社会和教育机构有技巧地施加影响”来争取获得接受,而“孔子学院等中国教育机构不断扩展其课程规模,将会对那些本身对中国缺乏前期了解的德国民众产生持续的影响”,改变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在这种担忧下,墨卡托报告一再强调,建设中国能力要“以我为主”,中国方面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第四重焦虑,条件不对等,汉语似乎要比德语难学很多。墨卡托报告得出的结论是,要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并使语言学习能与专业学习二者兼顾、相辅相成,最好的途径是从小开始,有连续性地学习汉语课程。然而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师资的缺乏都是最大的软肋。而如果要如上文所说,很大程度上排斥孔院等中方机构,做到以德国本国的力量为主导,则这个缺口如何补上就更难以想象了。

  

不难看出,同样认识到“不对等”状况,但中德两方面的感受并不相同。中国期待通过人文交流加深民与民、国与国之间理解和信任的纽带,一方面服务于中国的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构建,一方面也促进中华文明与其他优秀文明互学互鉴。这是一种双赢的、开放的姿态。而墨卡托报告呈现的则更多地是一种封闭、竞争和零和的心态,抱着这种心态,困扰变成了焦虑,一向充满优越感的德国人竟然显得如此地不自信。

500

2016年8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Stralsund为德国第17座孔子学院揭牌

这种焦虑,首先来源于西方根深蒂固的“主流”价值体系和冷战思维。在死抱着这两样不放的德国人看来,无论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还是一带一路,一律视为异己,而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更上升为威胁与挑战。

同时,德国所背负的历史包袱也时时刻刻影响着其政治和舆论语境。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一向抱有负面偏见,既在大众中营造了一个陈旧的、误读的甚至妖魔化的中国形象,又往往为了迎合大众而进一步强化这种形象,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偶然抬头看看世界,发现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自然会感到焦虑。

而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本身也在放大这种焦虑。该中心在2013年成立时曾表示,要通过独立和实际研究,向德国展示一个多元的中国形象,深化德国乃至欧洲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然而数年过去,人们看到该中心的研究成果呈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和倾向性。据《环球时报》调查,直至2017年3月,该中心发表的关于中国的研究文章,负面的占到八成。如此增进的恐怕不是对中国的了解,而是与中国的对立。而这种对立与现实的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和反差。墨卡托报告一方面指出,增进对中国了解的最佳途径,是到中国去停留一段时间;另一方面也承认,近来德国学生对于去中国交流的意愿有所降低,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媒体对中国负面报道的影响。而这种负面舆论场的形成与维持,墨卡托中国中心自身就功不可没。一边画地为牢,一边又想突破,等于是抓着自己的头发向上提,不焦虑也难。

不过,透过焦虑,我们还是能看到,墨卡托报告体现了德国对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确有强烈的意愿和迫切的需求。报告就如何在德国加强与改善中国能力提出的建议包括:

- 加强汉语教学,使学生尽早接触汉语,推动汉语正式进入教学计划,促进全德国汉语教学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 鼓励德国民众前往中国亲身体验,实地获取中国能力;

- 设立统一的服务机构和网站,汇集与整合现有的知识和资源;

- 以路演、短期研修班等形式普及中国知识;

- 加强经验交流,宣传最佳案例。

不管初衷如何,墨卡托报告所体现出的这种意愿和提出的这些建议,有它积极的一面。说到底,交流和了解需要双方的努力。德方终于能放下架子,认真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值得欢迎的。而墨卡托作为德国乃至欧洲中国研究领域的最大智库,这份报告无疑将对德国的“中国能力”建设带来重要影响,客观上对于促进和改善德国对中国的了解是有帮助的。作为这份报告中无处不在、既想排斥又完全离不开的“中国”,我们也应当认真研读这份报告,思考我们自己应当如何应对。

500

2016年12月,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出版了《中国的政治体系》一书

首先,充分发挥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能量,不断扩大与深化机制内涵,加强不同层面的合作,提高中德人文交流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尤其是教育和青年两大领域要强化。

第二,鼓励和推动中德双方人员交流往来,尤其要鼓励德国学生与民众来中国交流、旅游,让他们实地感受中国,获得真正的“中国能力”。为此一方面可以与德方协商简化双方人员往来的签证手续,一方面则应大力推动中德中小学校建立伙伴关系,活跃青少年人文交流,同时以奖学金、资助项目等手段吸引德国大学生及青年人才前来中国。

第三,加强汉语推广,大力支持在德各地孔子学院的工作,但也要认真看待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思考如何调整工作方式。同时,充分挖掘中方机构作为德国“中国能力”建设的“有益补充”的功用,在语言教学和汉语教师培养等方面,积极为德方提供帮助和支持。

最后,视线回到中国,我们也要看到,中德之间民众相互了解的程度和意愿的不对等,也意味着我们自己也还没有能够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交流中体现中国魅力,描绘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润物细无声”地拉近民意,建立起民心相通的桥梁,将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应对这一挑战,我们也需要加强自身“德国能力”的建设,只有认识德国、了解德国,拥有对德交流的跨文化能力,才能懂得如何对德方讲好中国故事,从而真正实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目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