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在线》5月14日讯 马丁·舒尔茨已经完了?社民党在北威州遭遇历史性溃败,基民盟为连续第三场选举胜利欢呼。这对北威州和联邦议会大选意味着什么?
比分0:3!社民党又输掉了今年的第三场选举。在萨尔州出人意料地大败之后,社民党将希望寄托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两场州议会选举上。结果却颗粒无收,包括在北威州这个社民党的传统票仓。
基民盟北威州主席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将取代来自社民党的汉内洛尔·克拉夫特(Hannelore Kraft)任州长,后者已经在选举失利后宣布辞去党内职务。这是联盟党的巨大胜利,是社民党的历史性溃败,也是对总理候选人马丁·舒尔茨的沉重打击。
克里斯蒂安·林德纳领导下的自民党得票率大幅上扬,绿党则大幅下挫。极右翼的德国另择党轻松越过5%门槛进入州议会,而左翼党的情况则很不妙。
这样的选举结果对北威州和今年9月联邦议会大选意味着什么?
1. 马丁·舒尔茨现在需要一个奇迹:舒尔茨效应?这是什么?当时社民党的欣喜有多大,现在的失利带来的伤痛就有多大。突然情况就变了,秋季在联邦议会选举中获胜,这在几周前还仿佛触手可及,现在却一下成了海市蜃楼。社民党在联邦层面还有翻转的可能吗?
舒尔茨当然不会放弃,离大选毕竟还有几个月时间。但在社民党内部,争论却从这个周日晚间的18点就开始了:我们必须有什么样的改变?我们手里还有什么王牌可打?我们在哪些方面可以攻击安格拉·默克尔?在竞选失利之夜,首先是“要坚持住”的口号,然后就是总理候选人自己的话:必须有所改变。
而现任总理默克尔则可以心态平和地面对9月24日的大选。赢下三场联邦州选举,在全国范围的民调中,默克尔和基民盟的支持率均重新超过对手。身为党主席,北威州的选举还为默克尔带来一个正面的副作用:在北威州获胜的阿明·拉舍特在难民危机中始终忠心耿耿地在站在她这边。
对默克尔来说,现在首要的任务可能是避免党内出现狂妄自负的情绪。
2. 红绿联盟落选了:北威州原来的执政联盟未能获得多数,联合执政的红绿两党均大幅失利。实际上,调查公司dimap之前就判断出民众对现任州政府的巨大不满,尤其是在交通和教育政策、消除儿童贫困和打击犯罪方面。对于上述几个方面,60%的受访者给红绿政府打了差评。
3. 克拉夫特浪费了执政红利:2012年12月,就在上届州议会选举之后几个月,这位女州长的支持率还高达73%。这一次选举之前,她的支持率也还有55%,明显高于来自基民盟的对手拉舍特,因此被认为是难以撼动的。
拉舍特并不是强有力的挑战者,即便在基民盟党内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他。但他在竞选中指出,北威州在教育政策及公共安全等多项联邦州排名中垫底,看来这一招发挥了作用。
4. 林德纳带领自民党重新崛起:与5年前相比,自民党的得票率大幅上升。这首先要归功于克里斯蒂安·林德纳。身为自民党北威州和全国的党主席,林德纳在党内一枝独秀。本次选举前,他是北威州最受欢迎的政治家。他曾公开表示,北威州只是他重返联邦议会道路上的中间站,但这并没有给他造成损害。
5. 绿党需要急刹车:这关乎绿党是否能进入议会,北威州绿党主席、前教育部长西尔维娅·罗尔曼(Sylvia Löhrmann)在选举前曾提出警告。这并非无稽之谈,选举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只有25%的北威州选民满意绿党在执政期间的作为。
绿党并未覆没,但与上届选举相比,绿党的支持率几乎腰斩。对联邦议会大选而言,这也是一个沉重打击。有关党派未来路线和两名党首塞姆·厄兹德米尔(Cem Özdemir)/卡特琳·戈林-埃卡特(Katrin Göring-Eckardt)的讨论已经开始。
6. 德国另择党的成功将成为常态:几个月前德国另择党在州议会选举中的成绩并不亮眼,但如今右翼民粹主义者进入州议会已经成为德国的政治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