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及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与澎湃新闻国际部合作推出“同观·德国”专栏的第十二篇,社民党与联盟党即将展开新一轮组阁试探性会谈。德国新政府成立还要多久?
德国大选已过去三个多月,能否以及如何建立新政府仍是未知数,默克尔在发表新年致辞中,强调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尽快为德国组建一个稳定的政府。自去年12月中旬社民党主席舒尔茨转变态度,愿意就组建大联合政府展开磋商后,到现在新一轮组阁试探性会谈即将举行,仍然难以判断社民党给德国组阁困局带来的是希望还是失望。
为了摆脱社民党以往参加“大联盟”政府执政后的不利影响,2017年12月12日,社民党提出了一种新的联盟形式“KoKo (Kooperationskoalition)”,即“合作联盟”。这不是一个新的政治学术语,这种政府合作形式已被瑞典和新西兰等国采用(社民党与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联合执政的形式为“大联盟”——编者注)。
按照社民党主席舒尔茨的理解,在以往大联盟组阁谈判后,社民党与联盟党会在核心议题上形成一个共同的联盟协议。而“合作联盟”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如果两党在某些政策领域存在分歧,一党可以在联邦议会中对该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不排除从反对党中寻求共识。在过去两届大联盟政府联合执政后社民党因失去明确的政策方针而遭受重大损失,社民党可借助引入“合作联盟”来明确表达本党的政策方针,这一联盟下的政治妥协只限于自己选民可接受的议题,而不是对联盟党一味的作出妥协。
去年12月20日,联盟党和社民党商定于今年1月7日到12日,将就15个议题进行试探性会谈。会谈前从1月4日到6日,基社盟州代表团会召开闭关会议,讨论缩减难民救济金以及政府组阁事宜。会谈结束前社民党高层于1月11日召开闭关会议。
为给试探性会谈做准备,两党高层于本周三在柏林会面为即将于周日开启的试探性会谈做准备,此次会面后谈判各方相互信任度有所增加,对即将开始的会谈比较乐观。联盟党态度明确,希望继续“大联盟”联合执政,社民党表示会在试探性谈判后再决定是否进行组阁谈判,不过,社民党内部仍有不少反对“大联盟”的声音。
基社盟主席泽霍费尔表示,联盟党将会努力与社民党组建一个稳定的政府,在会谈中进行合理的协商,对于两党在难民政策以及统一公民健康保险等分歧,会进行调整与可能的妥协。
组阁最大障碍仍来自社民党
试探性会谈即将开启,各党之间在移民问题、财政税收、医疗保险和欧盟等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
对待难民和移民问题上,联盟党希望维持暂停办理难民家庭赴德团聚手续,可社民党出于促进难民融合的考虑,主张允许难民家庭赴德团聚;在税收和财政方面,基社盟想要大幅增加军费开支,对此社民党持反对态度,希望政府重视对教育、家庭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而基民盟则希望给公民削减约150亿欧元的税,到2020年最终取消自1990年以来西德向东德缴纳的“团结税”;在私人保险方面,社民党坚持引入“全民医疗保险”,可这与联盟党坚持的“医疗保险商业化”南辕北辙;在欧盟政策上,基社盟反对社民党主席舒尔茨呼吁的“欧罗巴合众国”的目标,不过面对欧盟内部离心力加大,基民盟和社民党之间存在共识,愿意加强与法国的合作,共同推动欧盟的改革。
至于新政府的成立还要多久,就看各方参与者的协调能力了。目前来看,最大的障碍可能来自于1月21日社民党举行的党代会,在此44万社民党成员需要最终表决是否与联盟党进行组阁谈判。在2013年组建大联盟过程中,党内表决约持续了一个星期,若顺利的话,1月底执政联盟可开始组阁谈判。可如果舒尔茨不能在党内给出令人信服的试探结果,就不会有大联盟组阁谈判和大联盟联合执政。虽然此间基民盟没有党代会,他们的理事会很可能会在1月15日就作出决定。只有双方都同意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组阁谈判。
默克尔:时不我待,呼吁团结
根据2005和2013年政府组阁来看,大联盟在大选1个月后开启组阁谈判,谈判持续1个月左右。如果本次组阁谈判顺利,今年2月底执政联盟可签订联合执政协议。执政协议是未来两党工作的基础,以此来规范和统一两党执政目标。
此后,还需要确定总理和内阁构成。2005年和2013年大联盟政府的内阁部长人选确定大约持续10-20天,这样算来,比较现实的期待是,德国预计至少到三月份才能完成组建新政府,也不排除中间哪个环节出差错,也可能会拖延到四月份。在基社盟主席泽霍费尔看来,两党必须在四月初完成组建新一届政府,不能晚于四月下旬的复活节,如若联盟党与社民党谈判失败,他主张德国重新选举。
在联邦德国的历史上,政府组阁还没耗时过那么久。德国其他政党已经在埋怨:新政府迟迟未组建完成,联邦议会和联邦参议院几乎要瘫痪了,而且德国政局不稳,使其在欧盟的声音也变得微弱。默克尔在新年致辞中提及时不我待,在德国内忧外患政治格局下呼吁国家和欧盟内部的团结,当前也只有依靠各党派的团结和妥协,才可尽快让德国政局重回正轨。
(作者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