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可:创新与人文助力中德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17-06-05浏览次数:69


“中德关系的稳定性和成熟性将为不确定性上升的世界注入稳定、合作、发展的积极力量。”6月1日,出访德国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世界传递时代强音。贸易自由与市场开放,既可推进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又能完善全球治理。此乃李克强此行的最大成果,亦为习近平主席下月出席G20汉堡峰会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中德关系以“经贸驱动”为特点。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最重要的技术引进和投资来源国。中国是德国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连续三年成为在德投资项目最多的国家。德国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盟亚投行,并成为域外出资最多和投票权最高的国家。把两国2014年颁布《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和今年开启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视为标志,中德合作全面升级,以创新为引领,由人文来润泽。

以创新为引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014年10月10日两国联合颁布《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决定以“共塑创新”全面引领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德国成为第一个与我国在创新领域全面开展合作的西方大国。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因具有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高等教育创新水平决定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中德双方已就学位互认、博士生联合培养等事务签署政府间协议,500余所高校间建立实质性校际关系。为深化中德教育交流合作,德国联邦教科部2015年10月推出《中国战略2015-2020》。这是该部出台的第一个国别战略,如德国联邦教科部部长万卡所言,“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科研创新大国,……和中国合作是必须的”。在发达国家中,德国率先就科研与教育合作制定中国战略,旨在深化德国高校师生与中方交流、促进德国高校科研与教学国际化以及推动两国师生共同治理全球问题。中国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可与德国去年设定的国家尖端研究卓越战略及其配套的创新型高校计划和学术后备力量促进计划对接,助力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与智力资源大国迈向创新人才资源大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此次中德总理年度会晤成果清单一个亮点熠熠生辉,即以“共塑创新”为引领,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为两国合作打造新动能。“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根本在于中德两国职业教育的对接。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早在1985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确定苏州、无锡、常州、沙市、沈阳和芜湖6城市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试点。1994年7月,中德总理便共同签署《关于加强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是迄今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专门就职业教育签署的唯一一个双边协议。德国联邦内阁今年2月1日通过的教科国际化战略视中国为重点对象,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尤为耀眼。两国政府共同设立的“中德职教合作联盟”既可助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又能彰显中德人文交流的“经贸驱动”特色,实现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为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由人文来润泽

文化交流乃民心工程。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题为《中德携手合作造福中欧和世界》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中德合作是两大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国和德国分处亚欧大陆两端,是东西方两大文明杰出代表。两国数不尽的先贤哲人、深邃的思想哲理、丰富的文学艺术,是双方互学互鉴、交流合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近年来,中德两国政府相继推出系列人文交流主题年活动,如2016中德青少年交流年、2014/2015中德创新合作年、2013/2014中德语言年、2012中德文化年,异彩纷呈。中德两国目前建立包括政府磋商在内的70余个双边磋商合作机制,近百对省州市结好,每年人员往来超过120万人次。循着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铺展的民心相通之路,可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多用德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以人文交流为支点所撬动的互学互鉴,可助力中德两国人民结为利益互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心相通,美美与共。

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中德友好,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少年学生。自1961年慕尼黑一所高中开设汉语课以来,中文如今已走进全德400余所中小学的课堂,其中76所中学和21所小学把汉语纳入高中毕业会考科目。2016年,德国队在中学生“汉语桥”总决赛夺冠。德国汉语教学已历三百年,全德目前27所高校开设汉学专业,3所培养汉语翻译人才。全德19所孔子学院和4个孔子课堂招收学员累计5万余人,文化活动惠及近百万人,让德国人不出国门便可感知中国文化。汉堡大学孔子学院甚而成为社区中心。两国政府2010年决定共同实施“学校:塑造未来的伙伴”项目,凸显教育对构建中德命运共同体的奠基性。习近平主席与德国总统2016年共同启动中的青少年交流年。以“交流、友谊、未来”为主题,近300项活动吸引6万余名中德青少年学生。其成果由同济大学汇编成册,取名《为梦想插上友谊的翅膀》,在5月24日首届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上发布。唯有以人文润泽心灵,为中德青少年的梦想插上合作与共赢这对翅膀,中德命运共同体方可行稳致远。

(作者俞可 系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中德教育研究与协作中心总干事;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委托专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教育论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