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英国“脱欧”|美国实体经济将在国际分工中渔翁得利

发布时间:2016-06-27浏览次数:136

  2016年6月24日北京时间13点,英国“脱欧”公投终于尘埃落定,脱派阵营以167.2万票、3.8%的多数“获胜”。“脱欧”的结果给英国和欧盟的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从短期看,欧洲股市下跌、英镑和欧元贬值在所难免,而美国显然成了国际金融资本的避风港。从中长期看,伴随英国“脱欧”而来的将主要是欧洲经济结构和地缘政治格局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首先,受“脱欧”直接影响的是英国。退出欧盟意味着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将发生变化。伦敦金融业是除纽约以外最为发达的国际化行业,在欧盟和国际经济分工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脱欧”以后,伦敦在欧盟内的地位会逐步被法兰克福和巴黎所取代;缺少了欧洲腹地,伦敦在欧盟以外的国际地位也将被削弱。金融业所面临的压力将迫使英国重拾实体经济,但当今英国所面临的竞争将不仅仅来自高技术的西北欧,而且也来自低成本的中欧、南欧。为了降低成本、在国际分工中占稳脚跟,英国将不得不接受英镑贬值、国民实际收入下降的事实。同时,随“脱欧”而来的将是苏格兰、北爱尔兰“脱英”重入欧盟。尤其是苏格兰“脱英”对英国经济无疑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除了经济层面,“脱欧”对英国的影响也要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考量。可以预见,“脱欧”将使英国更游离于欧洲主流之外,在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上会更依赖于美国。

  其次,受“脱欧”直接影响的是欧盟。英国退出看似少了一个向欧盟财政净支付者,增加了欧盟其他发达国家的财政负担,但“脱欧”也会给欧盟内部的经济再分工带来新的可能。如上所述,伦敦的地位将被法兰克福和巴黎逐渐取代,德国金融业将因此而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相应地,德国对欧盟财政也必然要作更多担当)。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更多的在于政治格局方面。公众和利益相关者们担心的主要是可能出现“脱欧”连锁效应和欧盟内部的秩序混乱。无疑,以英国之体量,其“脱欧”给欧盟所带来的冲击不可低估,如何化解这一冲击、避免出现连锁效应将是对欧盟的一个考验。但回顾欧洲煤钢联盟的创立、欧共体的发展和欧盟的形成可知,推动欧洲国家结盟的不仅有经济利益,而且还有地缘政治原因。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决定了中欧成员国必然是欧盟的支持者;西北欧成员国经济体量虽小但基础稳定,已融入欧盟内分工,没有“脱欧”的迫切理由;西南欧诸国在欧盟快速东扩和共同市场内结构调整中并未获得更多实际利益,它们或是连锁“脱欧”的风险所在,其中有一定实力、且敢于铤而走险的可能只有个别地区性“大国”,然而这也将使其在欧洲更加边缘化。欧盟解体的真正风险在于在经济上与德国有一定替代性的法国,近年来法国国内经济表现不佳、民粹主义抬头、且受难民问题困扰,或会给德法轴心带来阴影,德法轴心不再则欧盟不再。但作为欧洲乃至世界大国,相信有极强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法国人不会不珍惜法国在欧洲和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

  再次,英国“脱欧”的影响将波及美国。从经济角度看,欧盟和美国既有互补性、也有替代性。欧洲不稳,则国际金融资本将更多地流入美国,这不但有利于美国金融业,而且会使美元更为坚挺,有利于美国进口和国内福利水平提高;欧盟经济整体竞争力下滑,则美国实体经济将在国际分工中渔翁得利。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欧洲是平衡国际政治利益关系的重要力量。欧盟动荡,则此消彼长,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将变得更加稳固。

  最后,欧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对中国所面临的国际政治格局也起着不可缺少的平衡作用。英国“脱欧”引起的金融市场恐慌和汇率波动会使人民币对英镑和欧元升值,而国际金融资本流入美国也会间接地使人民币对美元在短期内趋于贬值。但这一动向不至于使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也不至于导致中国国内资金大量流出。英国“脱欧”给欧洲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或对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产生过渡性负面影响,但只要不发生连锁“脱欧”反应,则上述不确定性影响有限,欧盟内部经济再分工对中国的外部效果将呈“中性”。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如果德国经济在欧盟内的地位得以稳固或进一步增强,则中国经济将得益于与德国经济的互补性,总体效果利大于弊。着眼于地缘政治,欧盟在国际政治中相对于美国的地位弱化既不利于世界多极化,也会给中国开展多边平衡外交、和平外交带来负面影响。在这种格局下,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就显得更具重要性和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