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德格尔·库恩哈特: 英国脱欧,是悲剧还是喜剧?

发布时间:2016-04-25浏览次数:164

2016年04月14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4月14日第945期

  

 卢德格尔·库恩哈特(Ludger Kühnhardt)

  

    和中国一样,西方的戏剧也以某件震撼人心的事件作为高潮。按照意大利的传统,戏剧共有三幕;在法国,则有五幕之多。在政治领域,高潮往往在所有情势爆发之后才出现。目前,预告在欧盟上演的这出“英国退欧”大戏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出现的,也是未经彩排就上演的,另外,相比观众的关注度,这出戏本身的结果似乎更加重要。截至目前,“英国脱欧”这出戏已经写好了三幕。

  欧盟改革挽留英国

  第一幕: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他将就英国留在欧盟内的条件与欧盟展开新一轮谈判,其后还打算让英国公民就是否留在一个更好的、改革过的欧盟内举行全民公决。就这样,在没有人逼迫他的情况下,卡梅伦跟英国民众许下了这两大承诺:先是欧盟改革,后是就是否留在欧盟内的公决。

  数十年来,在英国保守党内,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是最能引起群情激昂的议题。对疑欧派来说,这里分明是两个政治实体之间的关系,即一个是英国,另一个是欧盟;而即使是拥欧派,虽然愿意用“欧盟中的英国”来表述两者之间的积极关系,但也并不完全认同英国是欧盟这个政治实体的一部分。卡梅伦在短期内成功地使其党内外的批评者无计可施:他宣布要认真对待疑欧派的忧虑和批评意见,顺势再次当选首相候选人,并在2015年5月7日英国国会下议院的选举中,出乎意料地获得绝对多数票连任首相。随着连任一同而来的当然还有他的承诺,即重新谈判英国留在欧盟内的条件以及在2017年前就此举行全民公决。

  有一点人们不得不承认,卡梅伦兑现了诺言。他提出了欧盟四大改革要点,并与欧盟领导人以及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谈判。终于在2016年2月,卡梅伦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给欧盟各成员国国家与政府首脑的一封联名信中,宣布谈判取得了结果,在对英国最重要的四大要点上达成了新的安排:英国未来无需以“日益紧密的联盟”为目标,要知道这个目标是1957年《罗马条约》通过以来欧洲一体化的主导理念;英国国会在欧盟立法决策中将享有最终否决权;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决定对像英国这样保留了本国货币、未引入欧元的欧盟成员国没有影响;在英国工作的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国民将无法享受英国的社会福利。

  留欧谈判异常艰难

  第二幕:2016年2月18—19日举行了欧盟峰会,会议就上述约定的细节进行了重新评估,经谈判达成了最终结果。会上既有严肃激烈的争论,也有象征性的政治演艺。整个谈判过程持续的时间超过18个小时,原本第二天安排了英式早餐,不得不推迟,最后英式早午餐也没搞成,有人开玩笑说,差不多改成了西班牙式晚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西班牙人吃晚餐的时间特别晚。与此同时,谈判者们也始终心神不定,既充满希望又夹杂恐惧,既期盼成功又不无失败的预感;最后,卡梅伦被安排率先走上讲台发言,宣告自己的胜利:欧盟的改革实现了,英国未来也将继续留在这个改革后的欧盟中,他将用自己的“心和理智”为之奋斗,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可以留在欧盟,继续享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内部市场,另一方面英国不用被迫参与未来的欧洲政治一体化。

  事实上,卡梅伦宣告的一系列内容都不是新的:长久以来,欧盟就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数字联盟和一个能源内部市场来提高欧盟的竞争力,这一目标早就是欧盟现行工作的一部分;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当威胁迫近时,成员国也可以自行采取措施,这同样早已是欧盟的决议。而英国如果不愿意,无需参与欧盟的政治目标、无需引入欧元,这两点早已在2009年《里斯本条约》中就写明了。因此,此次协议只是将欧盟现行的条约规则又重申了一遍,包括拒绝给予英国国会对欧元区决议的否决权,以及在与计划中的欧盟立法有目标冲突的情况下,英国国会有权否决,并就此本国法律优先于欧盟法律。其实,卡梅伦这次真正落实的新要求只有一条:英国被允许在未来7年内,也就是到2023年,不用向在英国工作的、来自其他欧盟成员国的职工按英国法律提供社会福利,为期4年。如果来自欧盟其他成员国的父母在英国打工,而他们的孩子继续待在母国,这种情况下,英国提供的子女补助金将以他们母国通常的社会福利水平为准。这一规定从2020年起适用于所有欧盟成员国。不过,在这些约定的规则生效之前,欧盟委员会必须确证该国由于欧盟其他成员国公民过度利用其社会福利体制而陷入了“困境”之中。由此,在涉及成员国可能要偏离欧盟内部市场的共同规则的问题上,决策中心依然是欧盟。

  脱欧?留欧?两难选择

  第三幕:当1975年6月英国首次就欧洲一体化举行全民公决时,有67.2%的英国民众投了赞成票,由此以绝对多数票对英国早在1973年就已加入当时的欧洲共同体表示赞同。而2016年全民公决的结果会很微妙。英国民众的心意和选票的争夺战已经开始,他们当中被认为有30%的人还摇摆不定。总之,许多人把这场全民公决看作是保守党内部的一场权力斗争,但它的结果会对英国本身、欧盟乃至全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欧盟其他成员国一样,英国的国民经济也和其他成员国的国民经济紧密交织在一起。如果英国脱欧,这将会对各国国民经济都产生根本性的破坏,尤其会对英国自身的经济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难理解,绝大多数英国以外的人都希望英国继续留在欧盟。在英国国内,对选民态度有着重大影响的本土媒体也分裂为两大阵营:《经济学人》《卫报》和《金融时报》都支持英国继续留在欧盟;而《每日邮报》《每日快报》《旁观者》以及《太阳报》则主张英国脱欧。英国有选举权的公民将在2016年6月23日进行表决。现在,尽管各大书商已经开始竞猜,而各种民意调查也接连不断出现,但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依然没有答案:公决结果出来了以后又该怎么办?如果大多数选民遵循卡梅伦的建议,投票赞成英国继续留在欧盟,那么英国可以在享受欧盟内部大市场的同时,继续保留它传统的政治文化、它的跨大西洋导向及其崇尚自由贸易的灵魂。但即便如此,它将依旧是欧盟内一个有着自身认同的、难处理的伙伴,它在未来欧洲一体化的每一个问题上,在达成对欧盟其他伙伴满意的结果之前,首先会考察这是否对英国有利。

  不过,这出戏也可能以悲剧结尾,在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戏剧理论看来,悲剧只是戏剧的一种,并不是单独的一个类别。对英国人来说,他们将于6月23日举行的全民公决,是要在两种恐惧中作出一个选择:一个恐惧是失去现有的生活,比如,到欧盟去旅游或购买来自欧盟的货物要支付更多钱,甚至要为自己的工作饭碗担忧;另一个恐惧是被卷入尚在肆虐的难民危机的漩涡,并与欧洲共同面临未来不可预知的新挑战。另外,苏格兰独立问题也会在英国脱欧后再次提出,大多数苏格兰人将来会在宣布苏格兰独立后谋求回归欧盟。对欧盟的其他成员国和欧盟机构而言,英国脱欧却是的的确确的悲剧:首先,它们要与英国就具体的退出条件展开谈判,这无疑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因为这是史上第一回,毫无经验可循;其次,欧盟无法再向英国征收会费,不再有英国同事共事,无法获得英国人的创意与激情,无法依靠英国强大的自由贸易能力及其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也无法让英国为欧盟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出力。英国的退出实际上会削弱欧盟的行为能力,而目前英国的疑欧派恰恰指责欧盟太弱了。其实,在英国没有人想看到一个虚弱的欧盟。

  总而言之,我们应希望并相信,政治不应遵循一出戏或者一场悲剧的结构,而是应遵循冷静的利益考量、已有的成功经验和灵巧的实用做法。如果最后的结局出乎意料地对所有的人都很圆满,那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又一次得到了证实:他提出的悲剧理论是,每一部戏剧里都蕴含着“卡塔西斯”,即所有的紧张关系展开到最后,终会实现有益的自我陶冶。

  (作者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德国波恩大学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