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 一带一路” 为中捷关系插上腾飞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6-04-05浏览次数:132

  捷克何以成为习近平主席首访的中东欧国家?中捷关系为何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这两大问题是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习近平主席首访捷克,将中捷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不仅充分体现中国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一贯原则,而且凸显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一带一路”赋予中捷关系战略性的时代背景。

    捷克的重要性,乃至于整个中东欧地区的重要性,因为“16+1”合作、“一带一路”倡议而重新界定。前些年,中东欧地区回归西方,如今美国重返亚洲、欧盟自顾不暇,于是中东欧纷纷向东看,将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对中国-中东欧合作很上心,对“一带一路”倡议很欢迎。

    捷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既体现在与中国的双边合作项目中,也可通过“16+1 合作”平台参与欧盟层面合作。

    先说双边,捷克是最早一批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的。“捷克作为没有外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欧盟国家,愿意成为中国进入中东欧及更大的市场的桥头堡。”捷克领导人表示,已做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准备。在能源、科技、健康、铁路运输或环保技术领域与沿线各国深入合作。

    物流中心建设、科技园产业区、能源、科技、健康、铁路运输或环保技术领域的深入协作,旅游、教育、语言、文化和艺术等领域交流,在“16+1”和“一带一路”框架下正在推进合作。

    当然,有取亦有予。捷克是传统机械制造国,雷达和其他空中交通监控,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显身手。捷克总统泽曼表示,作为“欧洲的心脏”,捷克可成为中国投资中东欧的安全港,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纽带,以及中方进入欧盟的大门和交通、物流、金融枢纽。

    再说多边。中捷关系提升得益于中欧关系向好,并服务于中欧四大伙伴关系。匈塞铁路延伸并连接希腊比雷艾夫斯港,成为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关节点。这就赋予中东欧国家除了作为进入欧洲心脏的门户、桥梁与纽带角色外的新使命。互联互通、地方合作,成为“16+1合作”新引擎。捷克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16+l”机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落户捷克,赋予捷克推动“16+1”合作的引领者地位。“16+1”合作是中欧关系的亮点,中捷战略伙伴关系又是“16+1”合作的新亮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言以蔽之,“一带一路”让“16+1”合作插上腾飞的翅膀;“16+1”合作又让中捷关系更上一层楼。这就应了那句话:时势造英雄,时代赋予中捷关系战略性。

    这个时代,就是“一带一路”所开启欧亚互联互通的时代。“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五通”,捷克的战略性角色也正体现在这五方面:

    ——政策沟通:捷克是首批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的中东欧国家,该备忘录推动中捷发展战略对接和政策协同,开展和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双方和平、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的历史性访问将中捷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并致力于建立政府间战略对话机制——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外交部长或副部长级),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做出规划,加强了政治互信与政策沟通。中捷关系如今成为中国-中东欧(16+1)合作的典范,正产生激励效应。

    ——设施联通:在“16+1”框架下有个“三海港区”规划,捷克正处于该计划核心位置,即将欧洲内陆河流——易北河、多瑙河、莱茵河与波罗的海、亚得里亚海、黑海联通。帮助内陆国家寻找海洋,这正是“一带一路”的思想。据估计,这需要10亿欧元投入,因此捷克方面希望引进丝路基金投入。捷克在通用航空领域拥有大量的国际和国内经验,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所看重。捷克企业参照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市场经验,可提供一切通航领域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像雷达和其他空中交通监控这样的产品在内的机场基础设施以及准乘19人及以下的飞机,飞行训练、维护、直升机紧急医护服务、电子产品和 IT 解决方案等。在捷克生产并出口到世界很多国家的一种通勤客机——捷克飞机工业公司制造的“L-410”——在中国拥有大量潜在客户,希望它可以很快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块基石。匈塞铁路延伸并连接希腊比雷艾夫斯港,成为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关节点。这就赋予中东欧国家除了作为进入欧洲心脏的门户、桥梁与纽带角色外的新使命,也为“16+1合作”机制拓展提供了可能。作为欧洲的心脏,在“16+1”机制中,捷克的区位优势一下子凸显出来。

    ——贸易畅通:捷克希望成为中国进入中东欧乃至欧盟市场的物流中心。中东欧经济增长,市场潜力大,为中国投资欧洲的亮点。捷克传统机械制造业发达但轻工业较弱,对中国产品需求巨大。中捷双方致力于加强在汽车、航空、机械等制造业领域的产能合作,发展纳米、医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合作,探讨通过三方合作等方式拓展民用核能领域合作,极大丰富了中捷经贸合作内涵。此外,加强中小企业合作,鼓励双方企业探索开展第三方合作,也成为中捷经贸合作新方向。

    --资金融通:习主席访问发表的“中捷联合声明”指出,中方欢迎捷方希望成为中东欧地区金融中心的意愿。双方愿进一步加强两国金融合作,视情推动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使用本币结算,探讨在捷克设立人民币业务清算机制的可行性。双方鼓励和支持两国银行在已有法律和监管标准基础上并遵循平等相待和互惠原则互设子行、分支机构和开展业务,双方鼓励两国金融机构为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捷克总统泽曼也表示,捷克愿意成为中国投资进入欧盟市场的安全港。“捷克作为没有外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欧盟国家,愿意成为中国进入中东欧及更大的市场的桥头堡。”新的融资平台如中国-中东欧投资银行或金融机构正在酝酿。

    ——人心相通:央视正在播出的电视片“鼹鼠与熊猫”,是中捷人心相通的标志。在捷克,孔子、鲁迅的名字很是流行;在中国,《好兵帅克》、德沃夏克、《我的祖国》、卡夫卡,也耳熟能详。此次习主席访问,双方将进一步支持中国传统医学在捷克共和国和中东欧地区的传播、推广和应用,支持中捷中医中心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体现了两国人民相互热爱对方文化的需求。

    此外,地方合作,成为“16+1合作”新引擎。捷克是“16+l”机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外方主席,正引导中国-中东欧地方合作扎实推进。中国和捷克共和国建立科技园产业区等也在规划中。

    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一下子把包括捷克在内的中东欧国家分量盘活了。

    (作者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编辑 赵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