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展示

王义桅:中欧加强合作有助扭转逆全球化

发布时间:2017-06-02浏览次数:51

  当地时间5月3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柏林,开始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接下来还将访问比利时并出席中欧领导人会晤。总理的欧洲之行恰逢美欧刚刚在北约峰会、七国集团(G7)峰会上围绕贸易、气候变化等问题龃龉不断,因此尤其为世界所关注。在世界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背景下,中欧关系成为大国关系的亮点,正在以合作的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挑战,给全球化、全球治理带来正能量。

    中欧合作的确定性,从过去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越来越体现在共同推进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多边主义方面:

    中欧成为全球化的共同推动者,扭转了逆全球化趋势。我们看到,特朗普首次访欧就反复强调德国“非常坏”,因其向美国出口了大量汽车,让德国和欧洲非常不爽。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也公开表示,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短期或有些许甜头,但中长期将削弱本国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在全球化问题上,美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正愈发显现。而反观中欧,2004年以来,欧盟连续位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多年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欧贸易、投资的强劲增长,有效扭转了逆全球化趋势。

    中欧成为全球治理的倡导者,引领全球发展模式转型。跨大西洋关系状况频出,催促欧洲寻求与中国在气候变化和全球治理,包括海洋、极地问题上的合作。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发表题为“中国和欧盟结成‘绿色联盟’”的报道称,中欧双方“决心推进”相关措施,以便“引导能源转型”,迈向全球低碳经济。此外,双方同意着眼于帮助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发展更绿色的经济,在推广电动汽车、能效标识和追求绿色创新的科研上展开合作。这样的合作方式,超越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传统鸿沟”。

    中欧成为多边主义的实践者,对冲保护主义、民族主义消极影响。基于对美国方面的日益不满,欧洲正着力朝向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多边主义和开发包容的合作理念,因此为欧洲所看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欧关系在“五通”各领域均取得了不少进展,尤其是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经历多轮谈判,推动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陆海联通;中欧投资基金开始运作,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不断推进,增强了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的信心。

    中欧关系已过不惑之年,双方共同推进全球化、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更彰显中欧关系的全球意义和战略价值。尤其是,气候变化再次成为中欧合作亮点,中欧蓝色年(海洋合作)、中欧旅游年的启动,给中欧合作带来新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第十九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将取得累累硕果,更多造福世界。

  

    (作者系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