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至6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并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不久前,以“人文交流,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首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德国副总理西格马·加布里尔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建立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联合声明》。
教育,作为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百余年来不断拉近中德两国民众之间的距离。如今,在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之下,教育将打造“全面升级版”的中德合作。
“中德合作是两大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国和德国分处亚欧大陆两端,是东西方两大文明杰出代表。两国数不尽的先贤哲人、深邃的思想哲理、丰富的文学艺术,是双方互学互鉴、交流合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正值中德建交45周年之际,5月24日,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正式开启,如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所言,把“两国民众心与心的距离”拉近。文化交流乃民心工程,其生机在于教育。教育犹如一拱卧波长虹,架在中德两国民心之间。
打造中德关系“创新工程”
“世界学术德最尊”,蔡元培认为,“游学非西洋不可,且非德国不可”。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开启,适逢威廉·洪堡诞辰250周年以及蔡元培就职北京大学校长100周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萧友梅携手蔡元培,两位留德学人于1927年共同创办国立音乐院——我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执掌同济大学的达姆斯达特理工大学博士李国豪力主恢复德国传统,把该校建设成为中德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样板。从改革开放初期,留德博士中涌现的大学校长便有浙江大学的路甬祥、东南大学的韦钰、同济大学的万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惠彬……
百余年的留学史是“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季羡林那册《留德十年》把德意志式的严谨泼洒得淋漓尽致,留给中国学人无尽遐想。多年来,在德国高校外籍学生群体中,中国学子占据首席。德国学子留学中国的热情亦呈井喷之势。自2003年以来,负笈留学的德国学生总量已翻一番,来华者则增长5倍。德国汉语教学已历经300年,德国目前27所高校开设汉学专业,3所培养汉语翻译人才。此外,德国共有19所孔子学院和4个孔子课堂,学员累计5万余人,文化活动惠及近百万人,让德国人不出国门便可感知中国文化。汉堡大学孔子学院成为了社区文化中心。作为德国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和中德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沟通两国人民的心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德两国2014年颁布《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决定以“共塑创新”引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德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在创新领域全面合作的西方大国。
高等教育创新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中德双方已就学位互认、博士生联合培养等事务签署政府间协议,500余所高校间建立了实质性的校际关系。为深化中德教育交流合作,德国联邦教科部2015年10月推出《中国战略2015—2020》。这是该部出台的第一个国别战略,也是发达国家中率先就科研与教育合作制定中国战略,如德国联邦教科部部长万卡所言,“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科研创新大国……和中国合作是必须的”。
打造中德关系“成才工程”
德国联邦内阁今年2月1日通过的教科国际化战略视中国为重点对象,而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尤为耀眼。职业教育堪称德国教育的名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给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高度评价,尤其褒奖从学校到职场的“顺利得不可思议的”过渡。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也已成为最大的教育出口产品。如今,德国职业培训行业中每四家就有一家出口教育服务,最受欢迎的是技术类职业培训,约占全部职业教育出口的七成。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是基础工程。早在1994年7月,中德总理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是中国迄今就职业教育签署的唯一一个政府间的双边协议。1985年,苏州、无锡、常州、沙市、沈阳和芜湖率先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试点,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中德合作培养职教师资拓荒,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开国内应用技术大学之先河,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汉堡国际工程学院探索理工学科专业认证,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以中德合作引领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2015年10月30日,值中德合作共建合肥学院30周年之际,李克强总理亲自陪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访。
职业教育可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两国政府共同设立的“中德职教合作联盟”既可助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又能彰显中德人文交流的“经贸驱动”特色。通过持续提高中德教育交流对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布局的切合度和贡献度,以教育开放的主动赢得教育发展的主动,解决发展失衡、资源错配、治理瓶颈、数字鸿沟等问题,促进师生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美好愿景。
打造中德关系“未来工程”
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2016年,习近平主席与德国前总统高克共同启动中德青少年交流年,并寄语两国青少年,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相互往来,相互学习”。以“交流、友谊、未来”为主题,近300项活动吸引6万余名中德青少年学生。其成果由同济大学汇编成册,取名《为梦想插上友谊的翅膀》,作为“中德人文交流文丛”第一卷,在5月24日召开的首届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上发布。以3次欧锦赛冠军、4次世界杯冠军和4次世界杯亚军,自1954年进入历届决赛圈,唯一一个包揽男女世界杯冠军的辉煌战绩,德国足球堪称世界足坛王者。去年11月,中德签署首个国家级足球合作协议,推动中国足球走向世界。
中德友好,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少年。而交流的首要工具就是语言。掌握友邦的语言就是掌握通往该国文化的钥匙,而青少年是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段。自1961年慕尼黑一所高中开设汉语课以来,中文如今走进全德400余所中小学的课堂,其中76所中学和21所小学把汉语纳入高中毕业会考科目。2016年,德国队在“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夺冠。
目前,近万名德国中小学生来华留学,伯乐高级文理中学学生孔浩便是其中一员。2014年3月29日,彭丽媛访问该校时说道:“我的中国梦是希望天下所有孩子特别是女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像你们一样。”彭丽媛的中国梦激励孔浩来华学习,并深入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支教。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构建中德合作“全面升级版”需要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中德两国政府2010年决定共同实施“学校:塑造未来的伙伴”项目,凸显中小学校对塑造中德关系未来的奠基性。唯有激励中德青少年相知相遇相爱,坚持从本土情怀出发,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勇当人文交流的生力军,方可立体推进中德人文交流的发展格局,把年轻的心扎根中国,把年轻的心驻留德国,心相印,情相依,共创中德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作者俞可,系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中德教育研究与协作中心总干事)
原文发表于《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