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区域国别研究的德国进路 —— 访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3-11-23浏览次数:198

2023-11-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自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后,国内学术界积极推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区域国别研究阵地不断发挥办学特色,积极推动区域国别研究。近日,本报专访了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教授。他表示,作为区域国别研究的组成部分,德国研究需要有多学科的研究进路,要从学科交叉逐步迈向交叉学科,努力提炼德国研究领域的原创理论与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和初衷?

  郑春荣:同济大学有着悠久的欧洲研究特别是德国研究传统,早在1985年,学校就成立了当时国内唯一的专门从事德国问题研究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问题研究所。2012年,以德国问题研究所为核心成立跨学科的平台型实体机构“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并入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目前,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已升级为“同济大学德国与欧洲研究院”。成立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初衷在于,充分发挥同济大学在德国及欧洲研究领域的多学科优势,立足中国、辐射欧洲、面向世界,建设集学术研究、政策建言、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新型高校智库,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您看来,德国研究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些研究特色?目前国内学界对德国研究有何聚焦热点?

  郑春荣:德国研究中心依托扎实的基础研究,积极开展前瞻性、预测性的应用对策研究,推出不同层次、相互关联的公共产品,包括《德国研究》双月刊、《德国发展报告(德国蓝皮书)》年度报告、德国与欧洲研究丛书、媒体专栏等,着力提升中心的五大影响力,即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媒体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具体是指以国家安全研究为主体,以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以及国外治国理政经验教训研究为两翼。在“一体两翼”框架下,中心致力于在以下五个具体方向和领域深耕,发挥资政、启民、育人和民间外交功能:中德、中欧政治与经济关系研究;中欧“一带一路”合作研究;中德、中欧人文交流研究;欧洲区域与城市治理研究;欧洲国家科技创新研究。

  同济大学主办有《德国研究》(CSSCI检索)双月刊,作为国内唯一一本专注于德国研究的学术期刊,积极发挥期刊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上的引领作用。目前,我们聚焦的热点议题包括:(1)德国政党格局和社会思潮走向;(2)欧洲能源危机对德国经济社会的影响;(3)德国绿色数字转型的路径及举措;(4)经济全球化新格局下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调适;(5)“时代转折”下德国外交政策的转型;(6)德法关系走向及其对欧盟未来影响;(7)德国在欧盟的领导力变化;(8)德国国家安全战略走向及其影响;(9)德国的“中国战略”及其对中德关系的影响;(10)德国在中美欧三边关系中的角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德国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何考虑和具体方式?

  郑春荣:德国研究中心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多学科并进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培养体系,并开发了面向德语国家学生的“中国能力”系列课程。迄今,同济大学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和政治学学科下在硕博研究生层面均自设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二级学科方向。此外,在法学(德国法及欧盟法)、哲学(德法哲学)等其他学科也有区域国别研究相关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和历史积淀。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作为交叉学科类一级学科被正式纳入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后,同济大学也在推进区域国别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其特色在于,以德国及欧洲研究人才培养为重点,辐射其他区域国别;强调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双轮驱动,培养学生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能力;注重与国外伙伴高校和机构合作,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和国外田野调查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德国研究中心在中德学术交流等方面有何机制和成果?

  郑春荣:同济大学作为历史上具有深厚德国渊源的高校,与德国联邦政府各部委、德国各高校、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等机构有着紧密的联系。依托同济大学悠久的对德合作基础,中心目前与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如德国波恩大学、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等)以及智库(德国全球与区域研究所、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 德国对外关系协会、德国对外文化关系研究所等)已经开展了人员往来、合作举办学术会议等深度交流。其中,自 2013 年开始,中心每年和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等联合举办“中德论坛”,针对中国和德国及欧洲相关的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和对话。“中德论坛”已连续举办了十届,取得了积极反响,成为中德高校、智库合作的品牌活动。

  除学术交流外,中心还设立了“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各类中德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定期主办音乐会、文化周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展览、知识竞赛等面向社会公众的文化、科普活动,为中德关系的健康发展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夯实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德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对国内学术研究产生了何种影响?

  郑春荣:总体来看,中德建交50多年来,中德两国关系虽有曲折,但不断在向前发展,双方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也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稳定性。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近年来,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背景下,受美国方面因素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德国越发将中国视为竞争者和制度对手,也越发强调要通过经贸关系的多元化,减少所谓对华的单方面依赖。

  这一新的发展状况给国内德国研究学者提出了新的学术命题。一方面,我们需要系统总结中德关系50多年来良好发展的经验,为未来中德关系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导致德国对华政策变化的内外因素,并考察其可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此外,针对德国方面近年来对华负面认知的上升,我们也需要在研究德国国内舆情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精准对德传播、对德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对策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结合自身研究情况,对长期关注德国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些建议?

  郑春荣:作为区域国别研究的组成部分,德国研究需要有多学科的研究进路,要从学科交叉逐步迈向交叉学科,努力提炼德国研究领域的原创理论与方法。此外,我们需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这是指,一方面我们要对德国展开细致入微的研究,包括田野调查、分析德国的特殊性,或者说德国体制机制和行动上的特色,避免大而化之、泛泛而论;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自己禁锢在国别层面的微观研究里,而是要把德国的问题放到欧洲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我们的判断才能避免一叶障目、以偏概全,而且,我们还要善于从德国这个国别个案中,提炼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和规律,扩大我们国别研究成果的普适性。

  开展德国研究,掌握学术前沿动态是非常重要的。对此,可以关注《德国研究》杂志、《欧洲研究》杂志,以及其他国际问题研究类核心期刊,它们可以为德国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选题和视角指引。就了解德国历史发展脉络和进程的角度而言,六卷本《德国通史》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它以欧洲文明进程和世界历史进程为背景,叙述了从史前到21世纪初(2010年)的德国历史。如果想要跟踪德国内政外交的发展动态,那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德国发展报告(德国蓝皮书)》是重要的参考资料,该书从2012年出版第一本以来,已经累计出版了11本。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汪书丞(报纸)闫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