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发展报告

2023 东方网: 同济大学发布《德国发展报告(2023)》 多角度分析中德关系未来走势

发布时间:2023-11-26浏览次数:61

东方网记者范易成11月25日报道:

今天,同济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23)》。2022年2月27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德国联邦议院特别会议上称俄乌冲突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转折”,并宣布了德国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重大转向。再此背景下,本书分析了“时代转折”下的德国所采取的内政与外交的诸多举措以及对中德关系的深远影响。

蓝皮书指出,同默克尔时期相比,德国新联邦政府更加强调在中德双边经贸关系中德国对中国过于“依赖”的风险。中国企业在某些新兴产业领域进行大力投资具有比较优势,如太阳能光伏模组、风电机等在德国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德国一些优势出口产业供应链上的一些环节中国供应商也占据了较重要的地位,比如电子配件、汽车芯片、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原料(稀土、锂等稀有金属)。

在一些重要的最终消费品领域,中国产品质量高、物美价廉,在德国市场上得到追捧,如手机、电脑、家用电器和纺织品服装。中国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正是近年来双边货物贸易稳步增长,中国连续7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原因。但是德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在加强对双边投资政策审查的同时,准备通过“回岸外包”“近岸外包”的方式,减少所谓的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蓝皮书中认为,尽管价值观主导的对华政策在短期内会给中德经贸关系带来一定波动,但是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德经贸关系的发展势头。原因在于:第一,从德国经济制度来看,社会市场经济原则要求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设定框架条件,维持企业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深度干预企业决策会遭到企业较大的抵制。第二,从国家的经济利益考量,德国若减少经济出口导向,大幅度减少与一些经济体的经贸往来,会导致极大的社会福利损失。第三,从企业角度来看,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决策的目标。中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和最大规模的中产阶级人群,以及全球最为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这是德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难以拒绝的机会。


《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23)》

围绕德国在华投资以及对华贸易方式发生的变化,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势必将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越南、印度等国正在接收来自中国市场的国内外企业。德国政府推动德国与东南亚等国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在亚洲的德国企业拓展出口市场和投资渠道,特别是促使德国企业的新的投资项目以及中小企业的海外市场转移到东南亚地区。

中国与德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单边依赖,而是相互依赖。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对外向型的德国经济仍然具有极大吸引力。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德国企业改变其在华经营策略,进一步实施本土化战略,选择与本土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市场。此外,竞争让德国企业在中国的研发活动上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正开始利用中国的创新资源,为其全球市场提供新的产品。中德企业合作呈现新的更高水平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