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30多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
德国联邦统计局4日发布数据显示,德国5月的出口额环比萎缩了0.5%,进口额环比上涨2.7%,经工作日和季节调整后,德国5月的外贸逆差为10亿欧元。这是德国30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德国外贸的前景如何?欧洲经济是否已经出现降温信号?我们来连线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宇方。
德国存在能源储备性超前进口
《全球财经连线》:德国30多年来首次出现商品贸易逆差,原因是什么?未来出口还会是德国经济的动力吗?
朱宇方:德国最近出现货物贸易逆差,引发关注,需要考虑进口和出口两方面的情况。
从进口来看,德国依赖能源进口,而能源价格由于俄乌冲突飙升。今年4月份和5月份,能源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为了保证今年冬天的天然气供应,欧盟规定在10月1日以前,所有成员国天然气储备容量须达到9成以上,所以存在储备性超前进口的状况,导致德国进口额大幅上升。
从出口来看,德国出口产业的原材料进价大幅上升,包括粮食、金属等,5月通胀率达到7.9%,创战后纪录。对于出口商来说,如果将成本转嫁给国际客户,会影响德国商品的竞争力;如果不转嫁,出口商又缺乏生产动力,将导致出口萎缩。进口上升、出口萎缩,导致商品贸易逆差出现。
未来德国经济增长可能不得不靠出口拉动,因为德国本身的增长模式在战后已奉行了几十年,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德国进口廉价原材料、加工出口的增长模式,十分依赖国际供应链,需要低价原料、中间品和他国廉价劳动力,以及非常高效的国际物流。目前不仅是疫情和俄乌冲突的问题,整个全球化的退潮已对德国的增长模式产生了挑战,所以德国未来的确要思考如何调整自身经济增长模式。
大规模加息使欧元区高债务国承压
《全球财经连线》:能源危机仍在蔓延,欧洲经济是否已经出现降温信号?
朱宇方:对欧洲经济来说,目前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能源危机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严重通胀。欧元区5月份的通胀率已超过8%,欧央行表示不得不放弃负利率政策,并在7月份进行第一次加息。
但欧元区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经济体,如果为了抑制通胀大规模加息,会抑制投资、打压经济景气,而且给一些高债务国家带来很大压力。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国此前由于新冠疫情已背负很高的公共债务,如果再加息,债务情况将会进一步恶化,对欧元区来说可能是极大挑战。已有经济学家提出新的欧元危机的可能性,这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