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在线10月29日讯 在本届联邦议院选举中,德国另择党在基社盟发祥地下巴伐利亚地区的斩获令基社盟倍感不安。德国另择党在整个巴伐利亚州的支持率为12.4%,为西部地区各联邦州之首,而一些下巴伐利亚地区的情况更为严重,如德国另择党在施特劳宾选区的得票率为18.4%,在邻近的德根多夫选区甚至达到19.2%,该党成为这两个选区的第二大党。而相应地,基社盟在施特劳宾的选票流失了16%,得票率仅41.9%。
下巴伐利亚之于基社盟的意义,相当于鲁尔区之于社民党。这里是基社盟的大本营,这里的政治根基一旦动摇,必将对整个政党及其权利诉求带来巨大后果。2018年秋季巴伐利亚州将迎来州议会选举,基社盟如果有过多选民流失至德国另择党,将危及其未来的发展。如果基社盟不能继续在巴伐利亚州保持一党独大的绝对多数,甚或需要建立诸如“牙买加”联盟之类的执政联盟,德国另择党可能还会继续从中得益。
从外部看,下巴伐利亚的民众境况不错,工作岗位充足,失业率低,施特劳宾一带失业率甚至低至2.1%,这个比例一般已被视为全民充分就业了。因此这一地区德国另择党的高支持率与经济状况关系不大。亲基社盟的政党研究专家表示,投票给德国另择党的,主要是直接遭到难民潮冲击的人们,例如居住在边境或难民收容营地附近的人们。如今选民在用选票惩罚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基社盟虽说在遏制难民潮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也无法幸免于此。
专家认为,联盟党的理念正在遭到挑战,而下巴伐利亚又是一个特别保守的地方,当地有五分之四的居民从出生就居住在此,仅同性婚姻获得承认这一点,就令他们难以接受,同时他们也认为,联盟党在国内安全方面也做得不够。此外,竞选最末阶段关于养老金的争论也使选民感到不安,而这一点也被德国另择党利用了。
2013年贝塔斯曼基金会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号称富有的巴伐利亚州竟有七分之一的65岁以上老人面临老年贫困的威胁,在各个联邦州中,巴伐利亚州的情况仅稍好于萨尔州和莱法州。这一问题在巴伐利亚森林地区尤甚,当地在数十年前几乎没有工业就业岗位,尤其是女性往往只是季节性地从事旅游业或农业,养老金低微,入不敷出。据德国工会联邦联合会的数据,东巴伐利亚一些地方的女性退休者平均养老金低于500欧元。难民潮的到来给这些地区造成了冲击,虽然事实上来到东巴伐利亚地区的难民并不比别的地区多,该地区的难民融入和社会政策也都做得比较好,但还是有许多人感到政府为难民做得很多,为自己却做得很不够。
展望明年的州议会选举,基社盟专家担心,联邦层面的“牙买加”执政联盟可能会成就一种新市民主义的精英政治,而无视普通百姓阶层的利益。因此基社盟可能会力求与绿党合作,主打社会公正这一话题领域。同时基社盟还会继续致力于推动内政与安全政策向右转。
基社盟专家估计,下巴伐利亚的德国另择党选民中,真正支持极右思想的不超过三分之一。基社盟要想把这些选民争取回来,首先要跳出难民政策话题,在社会政策领域反击德国另择党。但只有联盟党在组阁谈判中真正促成难民人数上限的规定,基社盟才可能确保40%以上的得票率,而获得绝对多数则基本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