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苗苗
《新苏黎世报》2020年6月12日讯 德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比其他欧洲国家都要大。这带来了很多的繁荣。但在面对疫情和与美国发生冲突的时候,默克尔总理的对华政策的风险也会显现出来。
当中国外交官被问及对欧盟的看法时,他们给出的唯一的回答通常是同情的微笑。当谈及德国时,他们往往会明确地表示赞许:德国人是可靠的伙伴,德国人懂经济和技术。而且这一点德国人表现得不言而喻,他们除了经常批评中国的人权方针外,在政治上对中国并没有过于执拗。对于更喜欢通过双边杠杆使用权力政治砝码的北京来说,德国不仅是欧洲最重要的伙伴,也是最令人愉快的伙伴之一。
德国希望在7月1日开始的德国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任期内仍然维持这一和谐融洽的关系。默克尔总理尤其希望如此。多年来,她对中国政策的参与程度几乎超过了德国其他任何外交议题。在莱比锡举行的欧盟-中国峰会原本将成为这些努力所获得的最高成就。
然而,最迟随着新冠危机的开始,不仅德国外交决策者的原定计划受挫,德国政府的立场也变得更加不自在。德国陷入了一种政治夹钳之中,而这把夹钳在中美之间的权力斗争中被拧得越来越紧。同时,德国必须推动欧盟向前发展,但首先是必须牢记自己的利益。因为在中国问题上,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像德国人一样,在经济上如此依赖中国。
去年中国以2060亿欧元的体量,连续第四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没有其他国家像中国那样从德国进口这么多产品(2019年价值960亿欧元)。大众、西门子、博世或宝马在与中国的业务中获得了很大一部分利润。除了作为销售市场,中国作为生产国更具重要性:2000多家德国企业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2018年其直接投资额高达860亿欧元。仅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就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对中国投资总额约90亿欧元。而中国企业从2016年至2018年在德国购买的企业份额超过360亿欧元。
原定于9月14日举行的莱比锡欧盟-中国峰会取消了。有传言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前往柏林举行一次缩小版的会议。不过,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届时欧盟与中国谈判已久的投资协定已经做好签署前的准备。6月11日,默克尔在与中国总理李克强的视频会议上再次定调。
在中欧投资协定中,中国需要给予欧洲企业更多的市场开放、更多的平等机会和“互惠”,即所有企业在欧盟和在中国都享有同等待遇。在大约三十轮的谈判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中国之所以特别犹豫,是因为如果达成协议,那么若要解决与美国的贸易冲突,中国也必须给予美国人类似的条件。此外,柏林的外交官表示,中国人想等美国大选的结果。如果拜登入主白宫,欧洲人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下降,但谈判优势增加。在德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找到欧盟-中国投资协定的解决方案是不太可能的。
总得来说,德国是华盛顿-柏林-北京三角关系中最弱小、最沉默的一方。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同,默克尔不敢与中国公开产生冲突,尽管最近原本有一些这样由头。例如,德国人对中国通过的香港国安法的批评是克制的。在默克尔与李克强会面的前一天,中国明确重申了自己的意图。来自德国方面的说法是,两位政治人物已经就香港的局势进行了“讨论”。德国表现了最大的克制。
德国政府对于用华为集团的组件将移动网络升级到新的5G标准同样态度暧昧。社民党反对使用中国设备,联盟党意见不统一。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不想公开歧视中国公司,但还是希望维护德国数据网络的安全。同时,中国驻柏林大使吴垦在几个月前就明确表示:如果德国做出将华为排除在德国市场之外的决定,将会产生后果。特别是在德国汽车行业,这一信息被解读为一种威胁。
几天前,丹麦宣布不愿意在其5G网络中使用中国技术。德国难以承受这个立场带来的后果。德国电信未来不希望在5G核心网中安装美国或中国的组件。不过,德国各地还需要安装的基站将继续向华为采购。据专家介绍,5G扩容的大部分附加值就在于这种分散的基础设施。这是否能被中国或者美国接受为一种妥协的变通方案,仍在探讨之中。
关于新冠病毒:德国政府对中国人的信息政策和他们越来越密集的疫情公关没有什么批评。这可能是德国公众对中国的欣赏程度不降反升的原因之一。柯尔柏基金会4月份的一项调查就表明了这一点:36%的受访德国人表示,德国与中国的关系比与美国的关系更重要。只有37%的人倾向于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2019年9月,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是明显支持美国,比例为50%对24%。
外交部长马斯(Heiko Maas)最近试图将柏林的三明治立场打造为美德。他说,德国希望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扮演一个调停的角色。同时,他抱怨说,欧盟没有应对中国的战略。事实上,这样的战略文件在布鲁塞尔已经堆积如山。就在一年多前,时任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提出了一项战略,其中把中国称为合作伙伴,但也首次把中国称为竞争对手,还提出了十点改善合作的建议。当然,一直以来,中国在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中始终保持着优势。
然而,德国有外交人士说,最近,一些欧盟国家——甚至是大国转向开始采取德国的对华政策。这与其说是因为布鲁塞尔的积极协调,还不如说是在强大的德国企业的牵引下,这些国家洞察到了在中国可以做不错的生意。然而,如果这是缔结投资保护协议所依据的最低共同点,那么不久以后,不仅欧盟,德国也会被中国不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