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
谁是“穷人”,什么时候可被视作“富人”,什么时候又能被视作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呢?其中的界限并不清楚。然而,这并不妨碍各政党讨好“中产阶级”,根据民意调查,大多数德国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
在学术研究中,“中产阶级”的划分并没有统一标准,最常用的方法是以全国收入中位数为参考线。根据《欧盟收入和生活条件调查》(EU-SILC),2022年德国平均需求加权净收入(考虑到自住住宅物业的净租金优势)为每月2312欧元,无子女家庭约为3468欧元,四口之家则是4856欧元。在计算过程中,研究人员充分考虑了所有劳动收入、资本收益、养老金和转移收入,扣除应缴纳的税款和社会保障缴费之后,在需求加权的基础上将家庭净收入折算为个体成员收入。“需求加权”这一概念正是考虑到,当几个人住在一起时,人均生活费用会变得更便宜,而且孩子需要的钱比成年人少。因此,一个家庭是否属于中产阶级,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规模和构成。
如果需求加权净家庭净收入在中位数的80%~150%之间,那么他或她属于狭义的中产阶级。月净收入在1850~3470欧元之间的单身家庭属于狭义的中产阶级。家庭净收入在3880~7280欧元之间的四口之家,可以被认为是侠义的中产阶级。2022年,德国中产阶级的人口占比为48%,即大约二分之一的人属于狭义的中产阶级。
那些每月可支配收入超过中位数250%的阶层属于相对高收入的群体,即净收入达到5780欧元的单身人士,或家庭月收入超过8670欧元的无子女家庭,或家庭月收入为12140欧元的四口之家。按照这个划分标准,德国只有不到4%的人可视作相对高收入群体。
除了家庭构成外,就业状况同样也是决定收入分层的重要因素。但纯粹的收入分析并不能完全反映家庭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
(编译自《每日新闻》网站3月25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