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展示

陈弢:中德做大“合作蛋糕”消融分歧,双边关系越发具有全球意义

发布时间:2016-06-20浏览次数:183

原文链接: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84586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2016-06-16 14:36 来自外交学人

  

本周初,德国总理默克尔率领内阁各部部长来到中国,参加两年一次的中德政府磋商。从2011年开始的中德政府磋商,目前已经进行到了第四轮。这是中国和西方大国所建立的首个政府间磋商机制,对促进两国合作具有核心协调作用。

中德关系引领中欧关系

目前的中德关系,堪称中国和欧盟关系的引领者。在政治和外交问题上,除了定期的政府磋商机制,中德之间还拥有每年一次的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等高层对话机制。

而在经贸问题上,双方都认同经贸关系是双边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与欧盟贸易的三分之一是在中德之间进行的。中德贸易相当于中英、中法和中意贸易的总和。

在欧洲近几年出现的各种危机面前,已经充当了领导者角色的德国,非常需要继续扩大其全球影响力。而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的合作显得至关重要。

德国是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第四大股东,也是亚洲区以外的最大出资国。德国人也成为了亚投行副行长,并获得了董事会三个域外名额里的一个。德国欢迎和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双方在诸如阿富汗问题、乌克兰问题、叙利亚问题、伊朗问题、朝核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反恐合作、网络安全等多方面都存在对话与合作关系。

正是由于中德双方在诸多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共同利益和合作需要,中德高层近年来互访频繁。默克尔执政后访问中国的次数,比她对东亚地区其他国家访问次数总和还要多。

作为此次访问的具体成果,中德双方共同发表了《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这份总计42项、包括五大类内容的《联合声明》有诸多亮点。下面仅就其中几个主题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声明》亮点解读:中德合作迈向全球

本次《声明》的亮点之一,是将中德在第三国和第三方市场合作提升到了重要的位置。这是以往中德的类似声明中所少见的。对推动双方合作,减少竞争和矛盾有着重要作用。

近几年,在某些国家和领域,中德企业之间甚至出现了竞争的局面。《声明》不仅强调要按市场原则和透明公平的竞争条件来决定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项目,还指出双方将在阿富汗开展共同项目。中车集团和德国西门子集团将在高铁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声明》第23条提到了建立中德可持续发展中心,并就可持续发展政策继续进行对话。这是对2014年双方达成的议题的具体化。双方都表示愿意遵循受援国提出、受援国同意、受援国主导的原则,探讨支持第三国落实上述议程的可能。中德双方已经成为了彼此在全球可发展问题的重要伙伴。

《声明》亮点之二,是在前几次中德政府磋商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中德在G20机制下合作的论述。中国杭州和德国汉堡将分别主办今明两年的G20会议。两国都非常重视G20机制,并努力推动其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德国曾提议,将G20发展成会类似联合国经济理事会那样的机构,并常设秘书处。

《声明》第5条提及双方在G20框架下的合作,强调要加强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的作用,并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合作,努力通过结构性改革、创新等方式提升增长潜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

总之,目前中德之间的经贸交流和政治磋商处于历史性的高度。而此次默克尔访华和《联合声明》的发表进一步推动了双方多方面、全方位合作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加强双方既有的合,也将中德合作进一步推向了全球。

直面经贸摩擦,发现解决问题之道

毋庸讳言,中德合作扩大的同时,也仍然还存在一些分歧乃至矛盾。这一点中德两国政府都并不否认。在此次默克尔访华过程中,很多问题也进一步浮出了水面。

一是中欧和中德经济合作问题。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中欧之间争论已久。

2001年中国入世时所达成的协议,中国将在今年年底自动转换为市场经济地位。然而今年5月,欧洲议会通过一项非立法性决议,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内部认为,中国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向欧盟倾销,同时财务状况不明的中国企业又在中国国有银行资助下大举收购欧洲重要企业。这是欧盟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默克尔来华前,德国媒体对其施加了巨大压力,要求她在中国为欧洲的利益抗争。而此次中德政府磋商中,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成为了双方讨论的重点。默克尔在与李克强共同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德国很清楚当年所作出的承诺。德国将继续就此问题同欧盟委员会进行协商,欧盟必须在今年就这个问题作出有关决定。她相信这个问题最后会成功得到解决。而《声明》的第6条也提到以中德双边关系来促进中欧关系。

在中德双边经济合作上,近年来双方的摩擦也加大了。德国国内对中国对外经济政策有不少批评的声音。默克尔此次访华前夕,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Michael Clauss)在香港《南华早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德在经济合作领域存在着包括竞争、投资和技术转移在内的不对称。他认为中国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向世界开放其经济。而最近中国企业收购德国著名的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公司一事,更是已经从单纯的经济事务,发展成了德国政界和社会关心的热点。

613日,默克尔在北京与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座谈时指出,中德经济合作需要更加强调互惠。多年以来德国企业都需要以合资方式在中国开展业务,而今天中国企业来德国投资,却没有受到类似的限制。默克尔认为,政治家应该发现问题的解决之道中德合作也会给德国带来工作机会

而据德媒的最新报道,中国企业不再要求获得库卡公司的控股权,而是希望收购该公司不超过49%的股份。至于这是否是默克尔此次访华所带来的积极成果,中国企业在德投资又是否会采取新的对策,还需要继续进行深入考察。

如何解决海洋争端?中德认识正在接近

二是东海南海问题。此次《声明》中,非常值得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双方首次将海洋安全问题纳入到内容中。

在德国看来,中国东海和南海地区是极其重要的国际货物运输线路。德国政府高层曾多次表示,南海地区的航行自由与安全稳定对世界出口大国的德国具有生死攸关的利益。从德国外交部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来看,G7外长会议所发表的《海洋安全声明》的主要推动者正是德国,而非日本。德国外交部也将《海洋安全声明》视作了海洋安全领域的路标。

近几年来默克尔访华时,每次都公开谈到了东海南海问题,支持通过国际法庭来解决南海争端。然而在此次访华过程中,她也公开表示可以通过多边的方式和平解决争端。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但默克尔等德国政府高层在谈及东海南海问题时都尽量保持中立和克制,在谈话中也强调与中国的合作而非矛盾。此次《声明》中也将国际法、地区共识和双边协议并列视作了和平解决海洋争议的手段。

总的来说,默克尔来华前,德国国内舆论曾对中德关系发展并不看好。在这种情况下,默克尔率领德国内阁重要人员访华,本身就是展示了协商和友好的对话姿态。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没有分歧和矛盾产生是绝对不可能的。更何况中德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出现分歧和矛盾是完全正常的。但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合作是双边关系的主流,两国要努力不偏离健康发展轨道

默克尔也认为,中德伙伴关系是一种双赢的关系。她在此行中就多次表示,重要的是在仍然存在不同观点的地方,寻求具体的解决之策

更重要的是,中德双方应对分歧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合作,即把蛋糕做大,以此来减少和消融分歧。此次《联合声明》就体现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德关系已经越来越超出了简单的双边关系,而越发具有全球性质。

(陈弢,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