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展示

孙宜学: “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培养“行业汉语+”专门人才

发布时间:2018-04-10浏览次数:406


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石和支柱,事关“一带一路”事业成败,目前已引起中国和沿线国家的高度重视。

2016年,中国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动中国高校与沿线国家之间实现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在语言、交通运输、建筑、医学、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联合培养学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行动》设计了“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丝绸之路”师资培训推进计划和“丝绸之路”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根据“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同时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到沿线国家学习,沿线各国学生来华学习或研修,专项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2012年以来,中国共有35.19万人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至2016年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国际学生已达20多万。

然而,综合来看,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需求与中国和沿线国家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是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迫切需要非通用语人才、高端政策人才、复合型技术人才、创新型商贸人才、金融领军人才等行业骨干和精英,但现在承担“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任务的主体仍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仍主要围绕学科、专业、职业需求,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通过传统课程体系、教育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手段等完成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管理体系、课程体系的实施仍主要依靠“象牙塔”内的学科资源。这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政府宏观指导,高校培养人才,社会使用人才,但三个环节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而是各自拥有一套独立的管理体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一带一路”的行业实际需求无必然的关联,往往不能直接服务于“一带一路”实际需要,不但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流失,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

为了实现“一带一路”行业人才培养的精准对焦,中国和沿线国家教育机构要立意长远,着眼具体,优势互补,以“一带一路”急需的行业人才为导向,以服务“一带一路”行业需求为目标,基于“一带一路”人才需求结构,以企业为需求主体,高校的教学资源优势与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相结合,采取“订单式”培养,实现课程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双主体”负责制,构建一个立体的行业人才培养自循环模式,即政府对“一带一路”行业人才需求提出预期→高校根据政府宏观指导实施培养过程→“一带一路”建设使用人才并检验和反馈人才的适应情况→高校和研究机构综合反馈意见调整人才培养方式,并及时向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建议→政府调整指导意见反馈给高校……其中每一次再循环都是行业人才培养层次的一次再提高,而且实现了“教”、“学”、“练”、“用”四位一体、无缝衔接、互为补充。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变迁与环境、沿线国家安全机制、多双边人文交流、科技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与管理人员培训等领域,可以形成行业人才培养“软硬科学相结合,面向问题和应用”的特色,成为“一带一路”行业人才培养的直通道和快车道。

“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推动的,中国理应负起责来,发挥主导作用,而汉语在“一带一路”建设之路上的推广度和使用率,则直接决定着中国的“主导力”和彰显度。因此,在“一带一路”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坚持以汉语为通用语,构造“行业汉语+专业知识技能”的“一带一路”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疏通一条以汉语、中华文化与不同国家文化为血液的人才输血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行业专门人才。

当然,“行业汉语+”行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应该依托稳定、高素质的校内外师资队伍,凭借完善有效的海内外实践平台体系和系列特色课程,而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组织编写、出版、使用具有行业特色的系列教材。事实是,当前冠以“一带一路”之名的汉语教材和专业教材在编写体例和内容选择上,与“一带一路”的行业需求普遍存在“脱节”现象,更没有形成专门针对“一带一路”行业需求的汉语和专业教材体系。为了提高“行业汉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尽快量身打造相关行业汉语和专业教材,要以“针尖对麦芒”的精准对应性,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灵活编写相应的教材,长短不拘,听说读写比例不拘,只要实用,只要简便易学、口径适度,只要案例鲜活,只要技能拓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务实有效,就能克服行业人员学习时间短、实践技能培训时间和专业领域受限的短板,从效率要时间,从教与学的无缝衔接要效率,从课堂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的空间,从而实现学生汉语学习、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机整合,实现“教”、“学”、“练”、“用”四位一体,形成“学习→实践→内化→提高”相互融合的“行业汉语+”人才自循环培养系统,

在“一带一路”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要以胸怀世界的勇气和能力,通过汉语与中国经济、文化的国际传播,推动沿线国家借助中国的发展实现自身的自主性发展。为此,在“行业汉语+”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也要有意识地激发沿线国家汉语学习者通过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自豪。这也应该成为相关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之一。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在深入发掘沿线国家各自的文化遗产基础上,组织开发编写“自豪汉语”教材系列,即以不同国家最引以为傲的历史人物、文化象征为象征符号,以国别、地域的特殊受众群体为对象,编写相关行业汉语读本,以激发海外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和理解中国的热情,深度认知“一带一路”的和平理念。如针对佛罗伦萨编写“雕塑汉语”或“米开朗基罗汉语”,针对英国开发“莎士比亚汉语”,针对德国开发“柏林墙汉语”、“交响乐汉语”等等……这样就可推动海外汉语学习者感受到用汉语理解和感受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之美,在以汉语学习加深对本地、本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的同时,实际上也对汉语与中国文化实现了更深的认知和不自觉融入。

(孙宜学,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井冈山大学校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