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展示

郑春荣:当默克尔的情怀遇见现实

发布时间:2016-09-21浏览次数:174

近1年前,德国总理默克尔接受电视采访,谈及大量难民蜂拥进入德国所带来的挑战时,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能做到!此后,“我们能做到的总理”甚至成为她的新标签。然而,她日前不无懊悔地表示,希望时光能倒流,强调2015年的失控情况不能再发生。为什么短短1年时间,默克尔的立场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曾几何时,大量来自叙利亚的难民拥堵在匈牙利火车站。眼看难民问题愈演愈烈,默克尔毅然于当年9月决定允许难民入境。她在东德长大,经历过东德人逃往西德的场景,因此坚信,一味树立隔离墙无法防止难民潮。况且,德国人在历史上也曾有过被驱逐的经历。因此,在难民涌入之初,德国洋溢着“欢迎文化”,人们自发给难民提供无私援助。

然而好景不长,她没有预计到她的信誓旦旦,被误解为欢迎难民来德的邀请,源源不断涌入的难民使得德国接纳能力遇到瓶颈。尤其是2015年跨年夜科隆性侵案发生后,难民问题演变成国内安全问题,德国国内民意发生明显转向。

与此相应,她遭到其党内日益激烈的批评,尤其是联合执政的姐妹党基社盟公开叫板,要求为难民设置上限。她虽然没有彻底偏离其既定难民政策,但事实上推动通过两份避难一揽子法案和融入法立法,收紧难民政策。她还一直希望其他欧盟成员国能够分摊难民,只是应者寥寥。于是,她求助于自己不太喜欢的土耳其,与之达成“以钱换难民”的交易。

采取这些措施后,进入欧洲、包括德国的难民2016年大幅减少,当然这也得益于东欧一些国家封锁难民逃往西欧的路线。然而,难民减少并未能减轻默克尔所承受的压力。她虽没收回“我们能做到”的豪言壮语,但给自己下了一个台阶。地方选举的接连失利清晰地传递给她一个信号:若再在难民政策上坚持,不仅会进一步助推德国另择党等的崛起,更会造成联盟党内的严重分裂,威胁明年德国联邦议院大选选情,甚至会破坏她尚未表达的连任设想。

默克尔一直被认为是非常务实的政治家,会随着民意转变而审时度势。人们其实本以为默克尔早就会随着德国国内民意在难民问题上的转变而彻底转向。然而,这一次默克尔坚持了很久,也许她真的觉得如果德国不出手对难民施以援手,欧盟将会面临一场道义上的灾难。

党内的反对意见乃至分裂危险、国内民意对其难民政策的反对以及欧盟其他国家的明哲保身,使得孤掌难鸣的她不得不至少在言辞上进一步屈服于无情的政治现实。这是一种无奈,也是她惯有的务实,只是这次似乎来得迟了些。

(作者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