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 德国减排前景堪忧 (俞宙明)

发布时间:2025-05-28浏览次数:10


得益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德国能源行业的排放量正在下降。根据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德国新政府今年无需担心气候足迹问题。然而,未来的前景却不容乐观。气候委员会主席汉斯-马丁·亨宁(Hans-Martin Henning)表示,经过深入的讨论,由于不确定性太大,最终没有向新政府就德国2030年气候目标提出要求。

这一专家委员会应联邦环境署委托,就未来的发展情况编写报告。根据《气候保护法》,如果专家委员会连续两年得出无法在2030年实现气候目标的结论,联邦政府就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新政府在这方面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不过,与去年不同的是,专家委员会现在认为,至少在20202030年,德国实现气候目标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并非减排成功,而是疫情和经济衰退的后果

然而,这一点主要不是因为激进的气候政策促进减排,而是因为大流行病和经济衰退。20212024年期,碳排放总量比预定目标少了1.13亿吨,主要是在发电厂和工业领域。

不过,据联邦环境署估计,202520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超出3200万吨,这样距1.13亿吨的限额还余有8100万吨的缓冲。然而,鉴于法律允许德国在这十年中排放近62亿吨二氧化碳,这个缓冲额也很快就会消失。而专家委员会更是认为,这个缓冲额往往是被高估的。


太多内燃机,太多燃油和燃气加热系统

因此,德国新政府在减排方面也很难松口气。毕竟失衡状况并未改变:一方面,尤其是能源领域的排放量正在迅速下降,因为可再生能源正越来越多地取代燃煤发电厂,而燃煤发电厂是德国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另一方面,交通运输部门的减排几乎停滞不前,因为德国转向内燃机替代品的速度太慢。建筑部门仍然主要使用以石油和天然气为燃料的供暖系统,因此同样也未能达到减排目标。

可以预见,这将成为联邦财政部长的一个难题。因为按照“欧洲责任分担”的要求,德国在这些领域的过量排放必须用购买排放权来抵消。根据专家委员会的估计,到2030年,这一赤字将增加到2.2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购买排放权的支出可能会迅速增加到数百亿美元。


大自然也越来越无法寄予希望

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威胁。德国政府迄今为止一直对森林、泥炭地和农业寄予厚望,认为其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气候平衡。从法律规定上看,到2040年,应有3500万吨温室气体由大自然吸收成为固碳。

然而事实并非如人所愿,近年来的干旱对森林造成了巨大破坏,导致森林释放的碳比吸收的还多。更有甚者,欧盟委员会的最新计划甚至简化了将山野开发成耕地的过程,这同样会释放更多固碳。到2040年,土地使用可能造成约3700万吨碳排放,而不是3500万吨碳吸收。

因此,专家对2030年以后的预测并不乐观。气候委员会负责人亨宁警告说,这些目标“显然”将无法实现,到2045年德国实现气候中立的目标显然也将落空。现在是仔细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德国政府即使眼下侥幸逃过了立刻制定行动计划的义务,但显然终究无法回避其中的问题。《气候保护法》要求每届新政府在立法期开始后的12个月内制定气候保护计划。主管部委最早必须在9月份提交初步计划,而新任环境部长卡斯滕·施耐德(Carsten Schneider)则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准备好该计划。


(编译自《南德意志报》网站2025515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