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下午,荷兰社会学家埃里克·亨德里克斯(Eric Hendriks)博士应邀做客同济大学区域国别菁英智汇讲坛第21期,带来题为“多元现代性:欧洲与中国的后文明时代境遇”的精彩讲座。
亨德里克斯博士从以色列社会学家艾森施塔特(Shmuel Eisenstadt)提出的多元现代性框架切入,结合当代中国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讨论,对中欧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深入比较。他指出,中国的旧儒教不断适应并融入现代社会,“天下”等传统观念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呈现出新的变化。同时,他梳理了中西方现代化的起源与发展路径,强调不同文化与历史背景对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影响。他认为,现代化并非只能由早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提供范式,而是可以在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中独立生成,东方的历史与传统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在与谈环节,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严少华研究员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伦理学研究室主任赵琦,就现代化的多重概念、未来可能的不同道路,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特征与亨德里克斯博士展开了交流。他们认为,中欧虽然在探索不同的发展方式,但双方关系依然紧密而重要。随后,亨德里克斯博士与在场师生就东西欧的差异性、各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等话题进行了互动讨论。
本次讲座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办,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宋黎磊主持,来自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十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嘉宾简介:
埃里克·亨德里克斯(Eric Hendriks),荷兰社会学家,获德国曼海姆大学博士学位,曾在波恩大学和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布达佩斯多瑙河研究所访问研究员,并兼任纽约学术出版机构泰洛斯-保罗·皮科内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