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Stiftung)的一项研究的结果显示,社交媒体平台Instagram和TikTok已成为年轻人获取政治内容的最重要渠道。在此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在线调查与对3.1万个短视频进行的分析相结合,这些视频由政治人物和网络红人发布。
研究结果显示,社交媒体超过了家庭、学校、朋友、报纸或电视,已成为年轻人获取政治信息的首要渠道。半数年轻用户表示,他们经常通过算法筛选的推送内容获取政治信息。38%的受访者表示关注政党或政治人物,60%则关注政治类网红。
研究人员还发现,近70%的相关视频内容是自我展示,35%则包含对政治对手的攻击。在Instagram上,自我展示和自我表扬比TikTok高出20个百分点;而在TikTok上,发动攻击的频率则高出15个百分点。
攻击性内容传播更广
在视频表现形式上,社民党(SPD)和伏特党(Volt)近九成的短视频属于自我展示,德国选择党(AfD)则位居末位。在攻击性内容方面,情况则完全相反。德国选择党以73%的攻击性视频占比位居首位,其次是瓦盟(60%)和左翼党(48%)。社民党和伏特党排在最后。这使得它们在传播力上明显吃亏,因为带有攻击性的短视频平均观看次数要高出约40%,而单纯的自我展示反而会降低传播力。
调查同时显示,年轻人对民粹主义和极端视频中的言语攻击持相当批判的态度。但由此在评论区引发的激烈争论,却往往促使算法优先推送这些内容。
除表现形式外,视频主题对传播效果同样至关重要。在2024年6~12月的调查期内,最吸引观众的是移民议题,而社会政策、环保和教育则被视为“流量杀手”。
此外,政治类网红几乎有一半的视频采用自拍模式,这类视频也颇受用户欢迎。而政治人物的视频大多由他人拍摄,仅有13%使用自拍的方式。
信息图表:理想与现实之间
在信息图表的使用上,调查结果相互矛盾。虽然有一半受访者表示希望看到更多数据和统计,但带有信息图表的视频反而传播力较低。最常使用信息图表的是绿党(die Grünen)、左翼党(die Linke)和伏特党,最少使用的则是基民盟(CDU)和自民党(FDP)。
年轻人希望看到技术过硬、制作精良、拍摄手法专业,并且具有清晰音质的视频,他们同样非常看重语言简洁明了以及“真诚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视频的真实性。
研究的附带发现之一是,包含舞蹈内容的政治视频几乎完全失去传播力。不过这类视频仅占2%。另一个发现是,在面向年轻群体的视频中,德国选择党的表现最差。
这项名为“如何在线销售民主”的研究,由贝塔斯曼基金会和进步中心(Progressives Zentrum)联合开展,并由墨卡托基金会(Stiftung Mercator)资助。2024年6~12月,该研究团队借助人工智能分析了TikTok和Instagram平台上的约3.1万个视频。
其中,美因茨大学的科研团队分析了1976个政治媒体账号,并结合了民调机构Pollytix对1748名16~27岁年轻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
(编译自《法兰克福汇报》网站9月23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