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热潮为德国互联网行业带来了强劲的增长。然而,该行业警告说,德国基础设施不足可能严重制约这一发展进程。
德国互联网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德国管理咨询公司Arthur D. Little和互联网行业协会(Verbandes der Internetwirtschaft)联合发布的《2020~2025年德国互联网经济》的数据显示,互联网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大幅提高到7%。虽然2020年的新冠疫情导致个别领域收入下降,但从中期来看,这场危机加速了数字化进程,并为其带来了更高的增长。
未来几年,互联网经济将成为德国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未来五年互联网可能会以平均每年9.7%的速度增长。该行业的营业额将从2025年的2450亿欧元增加到2030 年的3890亿欧元。该研究列举了增长的两大主要原因:一方面,数字化渗透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企业和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的使用构成了当前发展动力的基础,并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
德国能否在这场人工智能竞赛中迎头赶上?研究显示,德国基础设施明显落后,存在结构性缺陷和政策失灵,经济繁荣的愿景可能化为乌有。一个核心问题是数字基础设施(尤其是数据中心)存在巨大的供应缺口。研究者预测,到2030年,德国数据中心的IT连接功率将从2.4吉瓦增加到3.7吉瓦,增幅约为50%。但同时,他们计算出届时经济领域的需求将至少是原来的3~5倍,即高达12吉瓦。这有可能导致德国在国际竞争中进一步落后。美国的产能已经是德国的20倍。如果不进行扩容,计算负载将被转移到国外,这将危及德国的数字主权。互联网协会将基础设施缺口主要归咎于光纤建设缓慢、中小企业数字化迟缓以及平台能力不足。
“电价是严重的区位问题”
互联网行业生态协会代表德国和欧盟约1000家德国和外国公司的利益,其首席执行官奥利弗·苏梅(Oliver Süme)警告说,如果没有果断的政治行动,经济增长可能会化为泡影。“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正在推动对计算能力和快速网络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然而,德国目前的情况无法保证及时向市场提供相应的产能。苏姆说,这也与政治失败有关,并呼吁政界人士确保业界能够获得负担得起的基本负载电力。德国的工业电价高达每千瓦时23欧分,比欧盟平均水平高出25%。这严重削弱了运营商的国际竞争力。
(编译自《每日新闻》网站9月29日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