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0 经济学家马尔门迪尔访谈:“特朗普给欧洲带来了一份意外的礼物” (朱宇方)

发布时间:2025-10-27浏览次数:10


《明镜》周刊网站刊载了德国“经济五贤人”之一——经济学家乌尔里克·马尔门迪尔(Ulrike Malmendier)的访谈。她警告称:美国可能出现人工智能泡沫。美国经济增长并不健康。欧洲现在必须抓住机会,摆脱美国。自120日以来,美国总统唐纳·特朗普(Donald Trump)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震动与不安。尤其是他的经济政策,让企业和投资者深感担忧。重要股指如同坐过山车般剧烈波动,走势完全取决于特朗普当时正威胁对其伙伴国加征哪些关税、设置哪些贸易壁垒;此外,受政府停摆影响,目前有数万名公务员被迫居家待业。尽管如此,美国经济却出人意料地未受这些因素影响——这与马尔门迪尔等经济学家的预期截然不同。这位德国学者在美国精英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同时以经济学家身份为德国联邦政府提供咨询。她能否解释,为何美国经济未受冲击?还是说,危机只是尚未爆发?


《明镜》周刊:马尔门迪尔女士,美国政府停摆自101日起已持续多日。您预计何时会出现经济层面的后果?

马尔门迪尔:很难给出确切时间。过去,这类政府停摆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仅几天而已,对整体经济并无显著影响。但此次情况不同,美国政府机构本身已因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推动的紧缩措施而明显弱化。马斯克曾担任美国政府效率部门负责人,而这些紧缩措施并未经过周密筹备。因此,美国人很可能会更快感受到停摆带来的影响。


《明镜》周刊:那欧洲人呢?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内政治中陷入困境,欧洲人是否可以松一口气?

马尔门迪尔:政府财政危机或许会让总统减少在推动贸易壁垒方面所投入的精力,但另一方面,他现在也缺乏解决与民主党分歧所需的资金。对他而言,通过加征新关税来筹集资金,难道不是最直接的选择吗?即便从长远来看,这会损害经济发展与增长。


《明镜》周刊:上周,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加征100%的额外关税。他在冒险引发贸易战吗?

马尔门迪尔:无论如何,这一表态表明,关税与贸易战相关议题远未结束。所有企业仍需不断思考是否又会出现新的政策变动,打乱自身的经济规划——美国企业尤其如此。


《明镜》周刊:截至目前,美国经济对特朗普的富有破坏性的政策表现出惊人的“免疫力”。危机究竟何时会到来?

马尔门迪尔:目前失业率尚未飙升,经济增长也未出现崩盘。但问题在于,我们该与什么时期对比?假若没有关税政策反复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在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下,美国经济本可能实现创纪录的增长。如今,美国失业率已达4.3%,为四年来最高水平;核心通胀率也远未达到2%的目标值。美国人的生活成本正变得越来越高。


《明镜》周刊:但股市似乎持不同看法,至少标普500指数正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马尔门迪尔:没错,这背后是科技公司的推动,以及对人工智能的巨额投资。但恰恰在特朗普声称要扶持的制造业领域,我们看不到任何积极影响。若剔除英伟达、甲骨文等科技股,美国经济实则陷入停滞。这更像是泡沫,而非健康的增长。


《明镜》周刊:难道这不正是美国的优势吗——当其他行业疲软时,能集中资源发展增长型行业?

马尔门迪尔:目前,大型科技公司并未受到任何阻碍,反而与美国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从科技巨头与特朗普在白宫共进晚餐的照片中,就能看出这一点。若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举办经济峰会,参会人员构成会完全不同。在这方面,美国人确实值得钦佩:他们做事从不半途而废。我们应当借鉴这一点,全力扶持本国的增长型行业。


《明镜》周刊: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欧洲明显落后,而且似乎很难追赶。

马尔门迪尔:美国的人工智能聚焦于服务与消费端应用,而制造业的优势在欧洲。我们为何不借此打造全球最顶尖的工业人工智能体系?我们必须停止无休止的规划,立即采取行动。


《明镜》周刊:您是否已向联邦总理提及这一观点?

马尔门迪尔:当然提过。欧洲从特朗普身上意外获得了一份“礼物”:在这个动荡不断的世界里,欧洲是法治与稳定的象征。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呢?首先,必须加快完成内部市场建设;其次,加大对初创企业和已具备成熟商业模式的成长期企业的资金支持;最后,要简化流程,吸引人才来欧洲发展。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更多的战略规划与文书工作。我希望能制定一份时间表,明确五大关键举措的决策时间与实施方式,然后由愿意参与的欧洲国家率先推进。

《明镜》周刊:您对此有多大信心?

马尔门迪尔:目前,要推动局势取得进展需要付出极大努力。但如果欧洲现在不行动起来,就会更快、更强烈地感受到美国危机与地缘政治新格局带来的冲击,国内舆论也会迅速转变。遗憾的是,我担心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经济影响力会大幅下降。


《明镜》周刊: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当年的竞选口号“笨蛋,问题在于经济!”(It’s the economy, stupid!)如今是否依然适用?

马尔门迪尔:在上次选举中,口号更像是“笨蛋,问题在于通胀!”。但核心不变:我坚信经济对美国人而言仍是关键议题。目前,企业对人工智能的巨额投入,以及零售商提前进口商品的行为,掩盖了许多问题。但这些效应正在减弱,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如今才真正开始产生影响。接下来,就要看美国经济的真实韧性究竟如何了。


《明镜》周刊:您的预测是?

马尔门迪尔:我认为,明年中期选举时,民众会依据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投票。这为民主党提供了一个可利用的绝佳机会。

《明镜》周刊:那么欧洲只需等待美国“醒悟”即可?

马尔门迪尔:绝对不行。我完全不认为欧盟与美国的关税协议已是最终结果——在特朗普执政下,一切都是可以讨价还价的。这种不确定性对所有想投资的人来说都是“毒药”。唯一能帮助我们的,是实现“脱钩”:加强欧盟内部贸易,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建立新的贸易伙伴关系。若能做到这些,这场危机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份“礼物”。

(编译自《明镜》周刊网站1020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