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8 德国与中国的经济竞争:从竞争者到对手 (吴梦徽)

发布时间:2023-04-28浏览次数:167

德国与中国的经济竞争:从竞争者到对手

在未来几年,中国作为德国出口市场的重要性可能会下降。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市场可能越来越多地由德国投资者通过本地生产来服务——这可能会对德国的就业产生影响。此外,根据德国工业联合会(BDI)等机构的调查,德国与中国的系统竞争日益激烈。

德国政府正在就新的中国战略进行辩论。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绿党)曾明确表示,应避免对华的片面依赖,例如对重要原材料的依赖,应拓宽供应路线,并开发中国以外的新市场。另一方面,社民党的保守派则警告不要采取反华战略。

德国工业联合会认为“系统竞争”日益激烈

2019年,德国工业联合会就德国与中国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一份政策文件谈到了自由、开放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与中国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之间的系统竞争。由贝塔斯曼基金会、德国商业研究所、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和德国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也提到了中德日益激烈的系统竞争

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近期访问中国后也指出了这一点。中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对手,贝尔伯克在联邦议院的政府质询会上说,不幸的是,我们的印象是:竞争对手的方面正在增加。

在谈到她的访问经历时,贝尔伯克称,中国在外部世界看来“更具攻击性”和“更具侵略性”的程度,“部分令人震惊”,同时,内部压制也在增加。

欧盟、英国、美国作为投资市场的重要性提升

研究表明,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作为德国公司投资和生产地点的重要性明显提高。然而,德国在经济上并不依赖对中国的直接投资。2020年,中国只占德国海外直接投资的不到7%,与欧盟和英国占34%和美国的27%相比,中国作为德国公司投资地点的重要性大幅降低。

根据分析,2017年至2021年期间,每年有70110亿欧元的利润从德国公司的对华投资中流回德国。因此,与欧盟相比,中国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性仍未达到决定性地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来自中国的利润回报并没有形成关键性依赖。

中国希望成为全球领导者

中国仍然是德国公司的重要投资地点。然而,德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框架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正在追求长期的经济政策目标,即到2049年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和技术国家。为此,中国将减少对外国,特别是西方技术的依赖。其结果将是全球经济更加依赖中国的技术和中国的销售市场。

具体而言,这意味着,有针对性的海外收购、中国企业更多的自主创新、与此同时更多的本地生产和外国企业在中国进行研究和开发。这将通过“激励措施、本地化要求和政策文件的组合”来实现。

对三十多家在中国有相关业务的大型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希望在2030年之前用本地生产取代德国的出口。中国也将越来越多地成为研发基地和对邻国的出口国。

贸易逆差已达到创纪录水平

中国作为德国出口的“增长动力”,其重要性在未来可能下降。然而,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对德国有着强烈的积极影响,例如在就业方面。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的分析,2018年德国经济增加值总量的约2.7%和就业总量的2.4%直接和间接取决于对中国的出口(目前各占3%左右)。

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去年中国再次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然而,虽然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值比前一年增加了33.6%,达到1911亿欧元,但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价值只增加了约3%,总额为1068亿欧元。这导致贸易赤字达到创纪录的843亿欧元。2022年德国的第一大出口国为美国,其次是法国和荷兰,中国位居第四。

(编译自《德国每日观察》420日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