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民党提名朔尔茨竞选下一届总理
距离德国下一届议会选举还有一年多的时间,社民党10日出人意料地宣布,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将在2021年秋季竞选总理。这并不是社民党第一次“抢跑”大选。2013年,社民党提名前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Peer Steinbrück)出任总理候选人,2017年,社民党推出前欧洲议会主席马丁•舒尔茨(Martin Schulz)作为总理候选人,均是在大选开始前一年就提前布局。而如今,在默克尔接班人悬而未决、德国未来政坛组合“光谱”未定的情况下,社民党再度急于敲定总理候选人,目的何在?沉稳有余、活力不足的朔尔茨能否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解决党内纷争,重塑社民党?
德国新一届联邦议会选举将在明年8月25日至10月24日期间举行,德国政坛将迎来“后默克尔”时代最重要的一次洗牌。连续执政15年并以70%以上民意支持率卸任的默克尔创造了德国现代政治的神话,舆论普遍认为,“后默克尔”时代的德国政坛很可能将出现基民盟和绿党的联合执政。民意调查表明,如果德国现在举行大选,红绿联盟将轻松赢得绝对多数,甚至不需要自民党的加入就能组阁。
但是,基民盟至今仍未找到合适的接班人选。受今年2月图林根州州长选举风波所累,默克尔指定的接班人、国防部长安妮格雷特•克兰普-卡伦鲍尔宣布放弃参选德国总理,并辞去基民盟主席职务,此后,基民盟始终无法找到脱颖而出的总理候选人。党内呼声较高的接班人选有北威州州长拉舍特(Armin Laschet)、曾出任联邦议院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的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以及联邦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罗特根(Norbert Rottgen),但没有一个人在党内拥有绝对优势。
巴伐利亚州州长、基社盟主席马库斯•索德(Markus Söder)由于抗疫措施得力,目前民意支持率超过默克尔,但他已经表示,无意参选下届总理。其他几个州的基民盟州长也大多着眼于明年年初的州议会选举,等待最佳时机,基于基民盟目前遥遥领先的政治行情,他们并不急于表态竞选德国总理。外界估计,基民盟最早也要到今年年底才能解决候选人提名问题。
德国绿党在去年5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拿下20.5%的高票,在德国得票率高居第二位,成为最大赢家,一度被舆论看好。政治观察家甚至认为,如果德国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德国有可能出现首位绿党籍总理。但是,绿党两位年轻领导人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和安娜琳娜•巴尔博克(Annalena Baerbock)由于在希腊儿童难民等问题上的表态引发争议,政治光环有所暗淡。
基民盟的政治真空和绿党声势的削弱,让社民党看到了机会。但是,社民党目前的民意支持率仅有15%,即使与激进的左翼党和绿党组成“红红绿”联盟,也不过有40%左右的支持率,社民党必须吸引其他政党的中间派选民。
62岁的朔尔茨无疑是社民党目前最大的政治资产。社民党秘书长、两任汉堡市长、前劳工部长、现财政部长……朔尔茨的政治资历丝毫不亚于执掌总理府15年的默克尔,甚至他的举止和形象也时常被拿来与默克尔对比,人送外号“老爹”(Vati),而默克尔的外号则是“老妈”(Mutti)。
新冠疫情暴发后,德国迅速启动历史上力度空前的一揽子经济纾困计划,拿出7500亿欧元,从企业信贷、短时用工、暂缓缴税、就业补贴等多个方面对德国中小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予以救助和资金支持,同时,在德国的主导下,欧盟通过了7500亿欧元的经济复苏基金。作为财政部长的朔尔茨在疫情中的果断反应和决策能力为他在德国国内和欧盟赢得了声誉。
但是,朔尔茨也有他的政治短板。
首先,施罗德时代留下的“2010议程”至今仍是萦绕在社民党和朔尔茨头上的政治噩梦。2003年,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推出全面清理战后德国劳工市场和社会福利制度的“2010议程”,改革失业保险和救济制度,逐步削减失业救济金,推行强制再就业措施,推迟及冻结退休者养老金的增加,降低税率以刺激消费和投资,以推动社会就业和经济增长。这一改革措施引发的强烈争议不仅让施罗德在2005年的大选中痛失总理宝座,社民党自此一蹶不振,更让时任劳工部长的朔尔茨至今仍承受压力,几十年难以摆脱体制内“循规蹈矩、乏味无趣”的守旧官僚人设。
其次,提前敲定朔尔茨,让社民党目前“左倾”的政治路线变得有点游移不定,党内纷争加剧。外界一般将朔尔茨视为社民党内的保守派,但很难用“左翼”或“右翼”的政治标签去界定朔尔茨。朔尔茨虽为建制派,但同时他又是社民党青年团(Jusos)的副主席,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不公持强烈批评态度,朔尔茨政治光谱的模糊性让外界对社民党未来的政治走向捉摸不定。此外,与联盟党长期结盟,组建大联合政府,淡化和模糊了社民党的政治个性和纲领,尤其是如今默克尔主动让基民盟“左转”,进一步蚕食了社民党的生存空间。朔尔茨作为大联合政府的主要倡导者,在党内无疑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第三,朔尔茨在党内面临激进左翼和少壮派的强烈挑战。去年11月,朔尔茨在社民党领导人选举中出人意料地不敌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左翼候选人萨斯基娅•艾斯肯(Saskia Esken)和诺贝特•瓦尔特-博尔扬斯(Norbert Walter-Borjans),显示出社民党内强烈的路线分歧。朔尔茨属于社民党内保守的建制派,而艾斯肯和瓦尔特-博尔扬斯则代表激进的少壮派,他们指责朔尔茨和其他一些党内高层背离了社民党的社会民主主义根源,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社民党内的代际冲突由此凸现无疑。31岁的青年团主席凯文•库内特(Kevin Kuhnert)已经宣布提前辞职,准备明年竞选联邦议院议员。社民党联邦议院议会党团主席罗尔夫•穆策尼克(Rolf Mutzenich)属于社民党左翼,在外交政策上持和平主义和反对北约的立场。社民党内三位资深的安全政策专家则宣布辞职,投奔左翼党。社民党内的路线分歧由此可见一斑。
2017年,社民党的支持率还在30%以上,与保守党势均力敌,但随着马丁•舒尔茨在大选中的惨淡表现、党内高层内斗不断和绿党的崛起,目前,社民党的民意支持率已经从上届大选时的20.5%下降到14%,低于基民盟的38%和绿党的18%,位居第三位。外界已经将绿党视为德国未来左翼政治力量的主要代表,甚至预言“红绿联盟”将在明年大选中获胜。
在10日的社民党会议上,获得提名的朔尔茨誓言要将社民党的民意支持率提升至20%以上,但社民党内部似乎对此并不乐观。党内左翼代表萨斯基娅•艾斯肯9日公开表示,不能让社民党的“虚荣”阻碍了德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支持由绿党领导人出任总理,组成左翼执政联盟。绿党上一次进入联合政府还是在1998年,当时,绿党作为联邦议院第四大党,与社民党结为执政联盟。二十多年的政治力量消长,让许多社民党人感慨不已。舆论认为,艾斯肯的这一表态给朔尔茨的大选之路泼了一瓢冷水。如果要确保多数党的地位,执政联盟还必须包括左翼党,艾斯肯表示,包括左翼党在内的三方联盟是有可能的,值得考虑。目前,左翼党的民意支持率在8%左右,在柏林等一些地州政府中,存在社民党和左翼党(以及绿党)联合执政的情况,但左翼党从未进入联邦政府。
朔尔茨在10日的会议上强调,左翼党必须放弃它目前的反对北约和欧盟的立场,在欧盟和外交政策上与社民党保持协调,两党才能展开合作。对此,左翼党回应称,它愿意在联邦政府中谋求一席之地。有分析认为,尽管对社民党来说,左翼党的许多政治立场顽固僵化、难以理喻,但联邦议会左翼党党团主席、外交政策发言人格雷戈尔•居西(Gregor Gysi)却是一位实用主义者,不排除未来左翼党在欧盟问题上软化立场。
绿党对于朔尔茨的提名则表现出耐人寻味的“淡漠”,没有更多的表态。尽管绿党近来为争取更广泛的选民基础,有意向保守派靠拢,但其本质仍是左派,况且,按照目前的势头,绿党很可能在明年的大选中超过社民党,从而与基民盟、社民党组成“绿红红”联合政府,甚至抛开社民党,组成“绿红”联盟。因此,它乐于坐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