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1 德国经济增长乏力,陷入技术性衰退 (朱宇方)

发布时间:2023-06-12浏览次数:10


德国经济增长乏力,陷入技术性衰退

2023年第一季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0.3%的负增长。由于2022年第四季度已经出现0.4%的经济萎缩,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萎缩,德国陷入技术性经济衰退。

对德国经济增长来说,通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拖累因素。德国4月份的通胀率为7.2%,虽然较2022108.8%的峰值已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但仍处于高位,且降速低于预期。在德国国内,长期持续的通胀明显侵蚀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今年的前三个月,德国私人消费支出下降了1.2%。高企的通货膨胀正在侵蚀消费者的购买力。数据显示,与前一季度相比,私人家庭在食品饮料、服装鞋类以及家具上的支出都有所减少。德国政府的消费支出也比上一季度下降了近5%。而且,德国的经济结构严重依赖出口,目前作为德国重要出口市场的欧元区和美国也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通胀,需求低迷。而通胀又推升了成本,进而影响到德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2023年第二季度,德国的出口也又一次出现大幅下降。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4月份德国对欧盟以外国家的出口与3月份相比下降了5.7%(数据均已剔除物价与季节性因素)。这已经是德国出口连续第二个月下滑,此前3月份也较上月下降了3.4%。与20224月相比,德国出口的同比降幅为5.2%

美国成为“德国制造”商品最大的海外市场。20234月,德国对美国的货物出口总额为116亿欧元,同比下降2.2%。同期,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出现了9.6%的巨大降幅,出口额为75亿欧元,对英国的出口额下降8.1%53亿欧元,对瑞士出口降幅高达13.7%,出口额降至46亿欧元。由于对俄制裁,德国对俄出口同比下降13.6%,出口额仅7亿欧元。由此,在欧盟以外的德国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中,俄罗斯的排名下滑至第15位,而在20222月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曾排在第5位。

此外,投资疲软也拖累了德国经济增长。近期,全球银行业风波不断发酵,金融风险不断累积,而欧央行仍然坚持加息路线以抑制通胀,这增加了欧元区金融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俄乌军事冲突爆发至今,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不仅没有缓解的迹象,而且存在军事冲突随时有可能进一步升级的风险。多重不确定性的叠加和信贷紧缩风险的上升使企业在投资方面非常谨慎。

可以看到,在德国,消费、出口和投资这三架马车均深陷泥泞,难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如果看横向比较,与德国不同,欧盟其他主要成员国均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了经济增长。在剔除价格和季节性因素之后,2023年第一季度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经济增长幅度最大,均达到了0.5%,法国也实现了0.2%的正增长,与欧盟整体数据持平。

经合组织(OECD)的预测显示,德国今年的经济增长情况也将弱于全球主要国家,只排在俄罗斯和阿根廷的前面。OECD预计,2023年德国经济将无法实现正增长,而全球经济将实现2.7%的增长,欧元区的整体增长率预计为0.9%,美国为1.6%。排名第一、第二的国家是印度和中国,预计年增长率将分别为6%5.4%

德国之所以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经济表现不佳,存在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此前新冠疫情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某些欧盟国家曾一度陷入非常严重的经济衰退。例如,西班牙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超过11%,意大利也下降了近9%。相比之下,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新冠疫情之后的第一年仅下降了3.7%。相对而言,那些因受到疫情冲击经济下滑特别剧烈的国家也在随后的几年拥有相对更大的复苏空间。

其次,德国的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使其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遭受到尤为严重的冲击。俄乌冲突爆发前,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其他欧洲国家,因此对俄制裁后德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阵痛无疑也更为剧烈。作为传统工业大国,德国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高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接连对供应链造成扰乱,这对德国制造业造成了较其他国家更严重的影响。此外,作为老牌出口大国,德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也明显高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国际市场需求的普遍低迷对德国经济增长的打击也更为明显。

除以上两方面之外,德国经济增长乏力的背后还有一个长期存在的因素:劳动力短缺。由于战后婴儿潮一代开始逐步达到退休年龄,德国劳动人口短缺问题日益尖锐。最新统计显示,德国约有一半企业存在岗位空缺和劳动力不足问题,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运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德国经济增长乏力却并未出现明显的失业问题。

除了劳动力数量的绝对短缺,劳动力素质结构老化也是同时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德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制造业呈现出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升级乏力的疲态。例如,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兴起,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热衷于汽车的数字化、智能化功能,德国的关键产业——汽车业——正面临着来自中国和美国巨大的竞争压力。


(编译自522日至62日德国电视一台与《明镜》周刊网站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