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 不可分割——柏林逾十万人参加反右倾大游行

发布时间:2018-10-30浏览次数:185

不可分割——柏林逾十万人参加反右倾大游行

2018年秋季德国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场面,929日有3万人在汉堡参加了反种族主义集会游行,103日在慕尼黑有1.4万人参加了反对该州一项新的警察法的示威游行,而1013日在柏林举行的以#unteilbar(不可分割)为标签的示威游行则把这个“抗议之秋”推向高潮。

#unteilbar提出的游行口号是:“不可分割——为了一个开放而自由的社会——团结而非排斥”。倡议者自称为一个由很多不同社团组织组成的广泛联盟,并在其网站上表示,该倡议针对的是当前德国社会和政治呈现的向右滑的危险趋势:种族主义和藐视人权的思想盛行;人道主义、尊重人权、宗教自由和法治国家等原则遭到公开贬损。该倡议的内涵相当丰富,关注点包括移民难民问题:“人们死在逃往欧洲的路上,而这不应当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欧洲充满了不团结的、排外的民族主义声音。”也有对当前政策的不满:“国家在强化所谓的安全法、建设监控,在这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强势,但在社会福利体系上却体现出弱点:在护理、医疗、儿童照管和教育方面投入过少。”“2010议程以来,劫贫济富越来越严重。”以及对社会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诉求:“开放和团结的社会,人权不可分割,人人应当有权自主设计多姿多彩的人生。”“反对各种歧视,反对反穆斯林的种族主义、反犹主义、反吉普赛主义、性别歧视和敌视同性恋。”倡议者提出的口号包括:“为了人权与社会公正的欧洲”、“以团结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来替代排外和种族主义”、“支持保护和避难的权利,排斥欧洲孤立”、“支持一个自由和多样的社会”以及“团结无边界”。

倡议网站于8月份发起该次游行,并迅速获得广泛的反响,到10月份游行前,已经获得超过4500个组织,各界名人包括演员、作家、乐队,和地方社团、社会机构等签名支持。游行前,组织者预估参加游行的人数可能在4万左右,但事实上,当日据警方估计人数为10万,而组织方自行的估计则达到24万,无论如何是大大超出了预料。游行路线为从柏林的亚历山大广场到勃兰登堡门,再到胜利纪念柱进行集会,全程约6公里道路被整个游行队伍完全占满,规模惊人。

对于这次游行的态度,柏林的各个政党颇为不同。在游行前,社民党、绿党和左翼党的高层人士都表示支持,签名的人中包括社民党党主席和议会党团主席纳勒斯(Andrea Nahles),绿党议会党团主席格林-埃卡特(Katrin Göring-Eckardt)和左翼党主席基平(Katja Kipping)。绿党主席格林-埃卡特在媒体上说,应当有尽可能多的人为女性、难民、同性恋走上街头:“我们自由的社会遭到了攻击。我们必须捍卫那些使我们国家强大的价值。”“我们希望有一个自由、友好的国家,我们要和欧洲得邻国们一起和平而团结地生活。”

社民党参与签名的政界人士包括柏林国务秘书谢布利(Sawsan Chebli),黑森州前州主席易普斯兰提(Ypsilanti)以及一些左翼阵营党员。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霍格尔(Eva Högl)在媒体表示:“过去几周我们再次看到,民主与我们的自由社会并非理所当然,我们要不断地为我们的基本价值而奋斗。因此能有这样广泛的市民社会联盟走到一起,为自由、尊重与融合、为反对仇恨与排外而走上街头,令我很高兴。”社民党青年团主席居纳特(Kevin Kühnert)也写道:“#unteilbar是对团结开放的社会的不断攻击的回应,要守住这些价值,就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社会安全、公平贸易、气候保护和团结,这些价值都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

左翼党的内部则因为这次游行而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该党议会党团主席瓦根克内希特(Sahra Wagenknecht)日前曾发起以#Aufstehen(起立)为标签的左翼运动,以反对右翼民粹主义。但瓦根克内希特表示她无法接受“向所有人开放边界”的口号,因此公开把“起立”和“不可分割”划清界限,要求自己的支持者不去参加游行。但她既在自己党内,也在自己的倡议阵营内遭到孤立。“起立”的支持者仍然去参加了这次游行,并视之为一次“起立”的实际行动。

柏林基民盟是唯一明确表示不会参与游行的政党,该党主席指责游行的发起人与极左犯罪组织相关,政治倾向有问题。同时还提醒说,作为民主派政治家,甚或身为政府部长,如果与这些极左组织并肩上街游行,未免过于天真,在政治上是不负责任的。

同样用“天真”二字来批评的还有自由派穆斯林,认为活动组织方让穆斯林中央理事会和极右组织走到一起,“和不讲宽容的人一起上街游行来表达对宽容的支持,这样的宽容未免过于天真”。

这种争议在游行中体现为一些不和谐音。例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的支持者在游行中发生争执,游行中出现了反犹主义的声音,以至于组织者不得不上推特与其划清界限。游行中还出现了针对德国国旗的争执:组织者表示不欢迎在游行中使用黑红金三色的德国国旗,但仍有一些人这么做,理由是“德国国旗近几年因为极右排外的思想而行为而蒙羞,如今要让其重新发扬光大”。但展示国旗的人大多遭到辱骂和抢夺。另外还有一个自民党青年团的小队遭到堵截,被骂“自由派坏事做绝不配一起游行”,最后还要仰仗警察的解救方得脱身。

但总的看来,游行的氛围非常的开放、包容。游行参与者的组成非常多样,例如参与的社团种既有穆斯林中央委员会,也有对宗教持批判态度的布鲁诺基金会,还有全国租房者联盟等,以及绿党、社民党、左翼党甚至德国马列党。据警方称整个游行组织比较松散、“即兴”,也有参与者描述整个游行,各行各业、不同文化、男女老少并肩前进,有一点柏林著名的同性恋大游行的感觉。

这样的一个大拼盘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它的意义何在?

德国近几年极右思潮泛起,排外事件愈演愈烈,Pegida(爱国欧洲人反对西方伊斯兰化运动)的活跃,凯姆尼茨等地的排外骚乱,以及右翼民粹政党德国另择党(AfD)一路高歌进入联邦和多个州议会,都令德国民众寒心。事实上,排外并非德国的主流。据去年阿伦斯巴赫民调所的一次民调结果,有高达11%的被访者表示自己在难民救助方面起到过“积极”作用,即以实际行动帮助过难民,如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难民就医、学习德语,或是与难民共度业余时光等。而虽未付诸实践但抱有善意的人更多。但正如一篇报道所说,“我们忙着安顿难民,反对者却闲着,有空去市政厅抗议,发出他们的声音。这次游行的初衷,正是希望在Pegida,在凯姆尼茨骚乱之后展示,德国并不仅仅有排外的声音,他们要展示另一个德国。正如社民党主席纳勒斯所说,“在我们国家、在欧洲,我希望能有尽可能多的人表现出自己支持一个团结、人道、开放的社会。”可以说,这次游行的一个意义就在于,它体现出民众开始放弃防守的姿态,主动走出来表达自己对“向右转”的反抗。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民众对于当前的政党政治、对基本法与法治国家等一系列现有体制对于极右排外倾向的防御能力已经不再盲目信任,而发出了希望在政治领域有所改变的呼声。

这次大游行的第二个意义就体现在它成分的多样性上。倡议者提出的口号不仅针对极右排外倾向,而且把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问题都包含在内,同时喊出反种族主义、反法西斯主义、反性别歧视、反社会排斥的口号,从而使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各类人群都能从中找到共鸣。这也是它比“起立”倡议更为成功的原因,因为“起立”是纯粹的左翼运动,而“不可分割”则团结了最广泛的民众。有评论说,右翼民粹主义正和保守势力联手,德国民主政治与社会体系正遭受侵蚀,而难民与伊斯兰议题则成为其替罪羊。“不可分割”倡议正是跳出了这一点,拓宽了民众的失业,把狭窄的难民问题和伊斯兰问题一下子拓宽到社会问题、性别问题、基本权利和民主参与问题,这是它第二个意义所在,也是游行规模能够如此之庞大的主要原因。

当然,话说回来,这也只是一次带有“即兴”色彩的游行,喊出的口号多为空洞的愿景,并无实际的内容。而因为大拼盘组成复杂,难免出现冲突,以致落人口实。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游行发出了不同于当下甚嚣尘上的右翼排外运动的声音,而且呈现出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其积极正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