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联邦政府拒绝制定伊斯兰法案

发布时间:2017-04-14浏览次数:127

 

《法兰克福汇报》网站43日讯  目前联邦政府并未有伊斯兰法案。联邦政府发言人赛贝特(Steffen Seibert)在柏林指出,宗教自由是“基本法所许诺的核心自由精神之一”,“联邦政府高度重视这种自由”,其非常在乎与德国穆斯林人口的友好相处。从2006年开始启动的伊斯兰大会是一个探讨这种友好相处以及其中做得不够好之处的平台,赛贝特表示,“此外,制定这样的法案现在也不是政府工作的重心所在”。

上周末,有很多基民盟议员要求政府制定伊斯兰法案。根据这项提案,德国应该禁止外国资金对德国穆斯林组织的资助,并明确神职人员可以对在监狱和医院里的穆斯林进行心理治疗。这个计划不仅被社民党和绿党,也被伊斯兰团体所拒绝。即使在基民盟党内也出现了批评声音。

绿党政治家努利普(Omid Nouripour)在周一对德国广播电台指出,他尚不知晓这项法案的内容如何。因为基本法里已经对包括宗教平等在内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努利普还警告基民盟,这样的法案可能会以竞选中失去少数族裔的选票为代价。“当基民盟提出这样的建议,他们离右翼的德国另择党就不远了。”努利普认为德国的清真寺接受来自外国的财政援助也是合理的。到目前为止,伊斯兰教接受外国的财政援助也是被逼无奈,因为伊斯兰教在德国并不被承认为一个能够向其支持者征收清真寺税的宗教团体。

基民盟前总书记波伦茨(Ruprecht Polenz)周日将这项提案称作是“民粹主义狂想”。他对赫芬顿邮报(Huffinton Post)网站指出,在作为法制国家的德国,不能将超过400万穆斯林和2500处清真寺作为嫌疑人来看待。他认为,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却被规定只能从德国国内获得资金资助,这样的做法显得很荒谬。波伦茨还补充道,“包括来自德国的资金在内的,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从全世界所获得的财政援助又怎么算?”同时,他也认为并不需要对清真寺进行登记。“目前为止,我们并未对德国境内的4.5万处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教堂进行过登记。”

至于该法案所提出的要求伊玛目用德语进行布施的建议,波伦茨也指出,“每个周末,在德国的教堂里,人们用波兰语、克罗地亚语、越南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立陶宛语或葡萄牙语进行祈祷和布施,却不存在由此所导致的融入上的担忧”,而只有在清真寺里人们才被要求无论如何都要用德语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