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一直以来德国政党政治以政治稳定和连续性而著称。自1949年德国成立以来,只有来自两个主流政党的八位领导人成为德国的总理。然而,2017年德国议会大选结果标志着德国政治生态出现巨大转向:两大主流政党的颓势初显,分别创下了自二战以来的最差战绩;伴随着极右翼的选择党首次突破5%的议会门槛进入联邦议会,德国首次形成了碎片化的六党政治格局。观察者们普遍认为,随着默克尔时代的结束,2021年德国联邦议会大选将会成为德国历史上最具悬念的一次选举,德国政党政治是否会延续碎片化的政治生态引人注目。
一、后默克尔时代的德国联盟党——抗疫表现将决定选举命运
由于“定海神针”默克尔的存在,最近几次德国议会大选都被评论者称为“乏味的选举”。从历史上看,大选前默克尔所带领的联盟党也曾遭遇过民调的波折,但仍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足以撼动联盟党的优势地位,唯一的悬念仅限于联盟党将会选择哪个政党作为执政伙伴。
然而,默克尔时代的结束使得民众对于联盟党的宽容度有了明显下滑,在容错率降低的前提下,联盟党又“适时”地在疫情冲击下犯下了诸多错误:抗击疫情不力、疫苗接种推进缓慢、“口罩门”等丑闻缠身、地方州议会选举遇挫、党内矛盾深重、总理候选人拉舍特民调支持率低迷等。这也是联盟党近期民调被绿党反超的直接原因。
而短期的民调挫折并非不可逆转,前提在于联盟党需要在抗疫主战场交出令德国民众更加满意的答卷。2021年初以来,德国用了长达三个月的时间才将首针疫苗接种率提至10%,卫生部长斯潘于4月份表示要加速疫苗的接种速度。截至5月27日,德国首针疫苗接种率42.8%,完全接种率为17%,较上月的数据已有较大进步。德国近期加速疫苗接种工作得到了回报。5月25日,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7日内每10万人发病率自2020年10月以来首次跌破50。如果这个趋势能够得以维持,使德国社会尽早重新开放,届时,恢复经济就成为了德国政治的主旋律,这种情况下,联盟党依然有很大机会与处理经济议题经验不足的绿党拉开差距。
二、风头正劲的绿党——选民稳中求变的最优选择
绿党近年来强势崛起,在德国地方州议会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大有走向主流化的趋势,这是以下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绿党所倡导的绿色政治更加顺应德国乃至欧洲政治的时代趋势。近年来,欧洲各国地方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都掀起了“绿色风暴”,各国绿党的勃兴成为了普遍的政治现象。有政治学者指出,环保问题有望取代民粹主义成为欧洲政治的“新时代精神”。根据欧洲晴雨表的最新民调数据,27%的德国民众认为环境气候议题是德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排在所有议题的第二位。在环境问题上占据绝对优势的绿党必然因此而受益。
第二,绿党逐渐摆脱“单一议题”标签。绿党于2021年3月出台的竞选纲领草案更加具有实用主义倾向,除了设定更激进的气候目标以在绿色议题上扩大优势之外,绿党还将它们关注的议题重点进一步扩充,在政策纲领里面充分展示了相对于其他主流政党的特异性,如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更加注重经济平等、外交上对中俄两国更加强硬和推进数字化改革等。
第三,绿党总理候选人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更加符合德国民众稳中求变的心理。近年来,西方政治舞台掀起了“政治素人”潮,这主要来源于民众对于“暮气沉沉”的主流政治精英的反感和不信任。虽然具有一定从政经验的贝尔伯克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政治素人”,但是作为秉持绿色和进步主义新理念的年轻女性,对比另外两位在主流政党浸润多年的“老年”竞争对手,“政坛新人”贝尔伯克的出现完美契合迫切希望改变当前政治现状,却又不愿意给不符主流价值观的选择党投票的德国选民心理。
三、看不到未来的德国社民党——选民撕裂的持续
有政治学者指出,新冠疫情将传统经济议题重新推向政治议程的中心,这对于经济分配问题上占据优势的左翼政党而言是难得的政治机会。而德国社民党并没有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其民调支持率目前仅为15%左右,如果在9月份大选中依然延续如此低迷表现,社民党将再次创造历史最差战绩,这也是近年来欧洲左翼政党整体低迷的缩影。
与其他左翼政党类似的是,社民党面临着两大核心选民群体被政治光谱左右两端蚕食的困境:传统工人阶级选民转投极右翼政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产阶层被绿党吸纳。2017年议会大选,约50万社民党选民转而支持极右翼选择党;2019年欧洲议会选举,120万社会党选民“叛逃”至绿党。在Der Spiegel的一项民调中,仅有2%的德国民众认为社民党“拥有解决未来德国问题”的答案,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德国民众认为在社民党身上“看不到任何未来”。
在近期的选战中,社民党的总理候选人肖尔茨(Olaf Scholz)在赢回工人阶级选民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肖尔茨公开表示,要将德国最低时薪提高至12欧元,为超过1000万低收入民众提高生计,并致力于建立以“每个人都可以被认可”为特征的“尊重的社会”。自1998年走向中间化道路以来,社会党在工人阶层选民中的支持率从1998年大选的接近半数骤降至2017年的不足三成。肖尔茨的左转策略能否真正使社民党“找回初心”仍有待观察。
四、民调回升的德国自由民主党——“造王者”的归来?
2017年大选后,由于在数字化、减税等“红线”问题上无法与黑绿两党达成一致,自由民主党领袖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主动退出联盟谈判。有分析人士认为,林德纳此举是吸取了2009年自民党参与执政的教训,在与联盟党联合执政四年后,自民党的得票率从2009年的14.6%骤降至2013年的4.8%,自建党以来首次没能达到5%的议会门槛。
此后,自由民主党在联邦议院采取了更加富有侵略性的反对党立场,几乎在所有议题上与大联合政府唱起反调。在疫情暴发后,这主要体现在林德纳对政府抗疫举措的批判,他认为政府的封锁政策完全可以更加“温和”,多次批评默克尔政府在疫情防控政策上侵害民众自由权。在部分德国民众饱受“防疫疲劳症”困扰的背景下,自民党此举将收获一定支持。
根据近期德国民调,没有任何两个政党的得票率能够轻松超过半数,社会民主党作为小执政伙伴的意愿不强的背景下,民调支持率稳定于10%左右的自民党将有机会加入到未来的执政联盟中。近日,林德纳也表达了希望积极参与执政联盟的愿望:“我们的目标是黑绿联盟不会拿到超过半数的得票率……(这次大选中)我们很有可能会扮演重要角色。”
在自民党2021年的竞选纲领草案中,依旧以崇尚公民个人自由和限制国家权力作为基本纲领,囊括了支持削减失业福利,为同性恋群体赋予更多的平等权利,扩大教育机会,推动气候保护与能源转型,确保个人隐私得到保护,以及加速德国迟缓的数字化进程等主张。有分析者认为,自民党在崇尚自由市场、减税等经济问题上与联盟党相近,而在平权和气候等文化议题上与绿党有类似的立场,这为未来黑绿黄“牙买加联盟”的成型提供了可能性。不仅如此,拉舍特也曾多次表示愿意在联邦层面复刻自己在北威州的黑黄联盟组合。
五、“向右转”的德国选择党——风光不再?
在2017年议会大选中,选择党以比2013年大选高三倍的得票率,成为议会内第三大党和第一大反对党。大选后,选择党依然延续了政坛黑马的表现,不仅在几次德国东部州议会选举中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民调支持率更是一度超过社会民主党排在第二位。
然而,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得选择党的上升趋势戛然而止,原因在于选择党饱受内忧外患的侵扰。一方面,疫情背景下,选择党所擅长的移民议题热度衰退。民调显示,认为移民是本国面临的重要议题的德国民众从2017年大选前的41%降至2021年大选前的10%。另一方面,选择党内部在未来发展方向是左转“温和化”与右转“激进化”中始终摇摆不定。推崇“温和化”的选择党双主席之一默尔腾(Jörg Meuthen)曾成功将极右翼分支“Wing”驱逐出党。而2021年4月12日举行的党代会中,选择党通过了将“脱欧”写入本次大选竞选纲领的决议,标志党内“右转”势力的抬头。5月25日,选择党将党内激进派的代表人物威德尔(Alice Weidel)与克鲁帕拉(Tino Chrupalla)作为选战候选人,可见,激进派在大选前暂时占据了上风。
民调暂时遇挫的选择党是否会在此次大选中将一蹶不振?事实上,选择党民调下滑的趋势在近几个月已经止住。6月6日,作为大选前最后一次州议会选举的“试金石”,德国东部的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州议会选举对于选择党而言至关重要。在五年前,选择党在该州的得票率排在联盟党之后位列第二位。根据INSA的最新民调数据,选择党在萨安州的支持率反超联盟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选择党在德国东部的铁票仓依然稳固。
由此可见,德国主流政党持续萎靡、小党稳中求进的碎片化格局在此次大选将进一步固化。如果联盟党与绿党的黑绿联盟无法赢得超过半数的得票率,或者谈判难产,德国联邦层面将首次出现三党组阁的局面,无论是呼声较高的黑黄绿“牙买加”还是黑绿红“交通信号灯”组合,这都意味着未来的组阁谈判有可能会愈加艰难和旷日持久,2017年大选后政府长期空转的局面也许会重演,德国的政治稳定性进一步削弱,这对于急需恢复经济的德国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文章刊登于德国问题研究所《德国快讯》2021年第10期,作者:玄理,校对:武亚平,审核:俞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