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展示

(文汇报)伍慧萍: 社会共识缺失,德国大选走向愈发扑朔迷离

发布时间:2021-09-09浏览次数:268

德国历来是欧洲政治稳定锚。相比于意大利、法国等频频发生政坛振荡和产出弱势政府的欧洲国家,德国政治在二战之后长期保持了超强稳定性。与意大利70余年间更换过68届政府和30位总理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联邦德国迄今只出过8位总理,其中科尔和默克尔的执政时间更是长达16年。内阁提前解散的情况在德国也不常见,以联盟党为代表的主流大党对于德国内政保持了有效的控局能力,德国历届大选也极少引发政坛地震或者政治僵局。

然而,最晚自右翼民粹的德国选择党异军突起以来,德国的政治生态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政党格局日益走向碎片化,越来越多的政党进入联邦议院,德国政治的超级稳定性也相应削弱——四年前,上届政府的组阁就耗时长达171天,创下联邦德国建国后最长组阁时间纪录。在拥有牢固执政基础的强势领导人默克尔即将谢幕的背景下,德国政治不确定性持续增强。


这一变化趋势也同样体现在即将于9月26日举行的德国大选走向上。本届大选中各党的民意支持率大起大落,前有长期的政坛小党绿党反超联盟党,成为大选热门,令各界普遍看好联盟党和绿党组成黑绿联盟;后有社民党在大选倒计时最后一个多月里忽然发力,不但力压绿党,而且冲上民调首位,反超联盟党5个百分点左右,而社民党自2017年以来,在各种民调和各级选举中原本一直处于低谷。

这一最新走向令各界开始热议由社民党、绿党和左翼党组成“红绿红”联合政府的现实可能性,就连默克尔也赶忙出来为本党候选人拉舍特站台,警告德国未来可能出现左翼政党联盟。

不得不说,德国政治当前走向已经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民调结果起伏不定,整体上折射出德国政党碎片化的趋势在增强。目前最高的社民党也只有25%的支持率,这意味着无论最终组阁形式如何,下届政府大概率由三党联合执政,没有一个政党有能力单打独斗。

德国大选走向不确定的根源在于社会共识日益松动,共识政治难以为继。二战结束后,德国社会对于国家发展中的重大时代命题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共识,普遍认可西方宪政民主、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主义、外交和军事领域的克制立场以及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基本原则,各大主流政党在纲领上也相应对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和生态保护形成了跨党政治共识,政治主张日益趋同。

然而,随着超级全球化与新世纪以来欧洲经历多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相互叠加,欧洲福利国家财富分配冲突和文化认同冲突态势显著加剧,社会撕裂程度加深。德国也未能在这极大的冲击之下独善其身,社会共识传统日益松动,阵营对垒态势加剧,尽管其政治和社会极化程度远不及英美。

在德国,以反防疫运动、反移民运动、气候保护运动等为代表的各类社会运动密集暴发,通过社交媒体迅速集结并扩大影响力。主流政治思想丧失稳固的社会基础和主导地位,只能在城市核心区域固守世界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无法跟上潮流的保守力量则在政治边缘地带集结,通过搅动身份政治议题获得发展机遇。社会共识基础的削弱极大加深了政党格局的碎片化和政治共识的弱化,也导致政党与选民之间的传统纽带日益松动。

作为这一现实发展的结果,从民调数据来预判德国大选变得越来越困难。选民的选举行为更加难以捉摸,各种内外因素——包括候选人的表现以及诸如阿富汗塔利班上台这样的突发外部事件——均可能对选民投票意向产生不小影响。在德国大选结果最终揭晓之前,一切仍在动态变化之中,上届大选中社民党候选人舒尔茨就曾经昙花一现。

不过,倘若最终当真出现由三个左翼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这意味着德国政治整体“左转”,德国政坛势必会迎来一次历史上少有的超强地震。然而综观当前,德国社会还远未出现整体左转的趋势,相反,围绕着移民、防疫、气候保护等重要议题,德国社会的阵营对垒态势和离心力仍在进一步加剧。

作者: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 伍慧萍